4月3日,美國政府宣布對美國的全球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征收的關稅稅率為34%,對越南、泰國、印度征收的關稅稅率分別為46%、36%、26%。
截至4月6日晚,A股已有逾30家上市公司通過公告或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對公司的影響。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其中,在4月3日股價漲停后,富嶺股份(001356.SZ,股價18.57元,市值109.44億元)4月6日晚披露股票交易異動公告稱,公司產品以外銷為主,美國為公司最主要的銷售市場,2023年和2024年1—6月,公司對美國市場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73%和65.74%。
富嶺股份表示,自2018年6月以來,中美貿易摩擦,美方對部分中國輸美商品加征了25%的關稅,公司的主要產品塑料吸管等部分產品也在上述加征關稅范圍內。公司已經通過美國、印尼和墨西哥生產基地的產能調配將加征關稅產品的部分產能轉移至境外,從而減少了加征關稅對公司的影響。但是公司的境外生產基地的產能和產量占比較低,絕大部分的產能和產量仍在中國臺州生產基地,公司向美國地區銷售的產品仍然主要來自中國生產基地出口,美國的關稅對公司的經營仍然具有較大影響。
“該‘對等關稅’的征收將加大對公司經營的不利影響。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公司將持續關注并評估關稅事項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具體影響。”富嶺股份表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天振股份(301356.SZ,股價15.04元,市值32.49億元)4月3日也表示,公司美國工廠規劃產能2000萬平方米。美國工廠生產經營的部分原材料、設備和備品備件涉及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會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
天振股份還表示,公司與客戶主要以FOB模式結算,關稅由客戶承擔。公司已完成東南亞多地以及美國的全球化產能布局,同行業相比,關稅應對能力較強,但未來營收和利潤受多種因素影響,請投資者理性看待。公司境外銷售的美國占比請參考公司公開披露的相關文件
貝達藥業(300558.SZ,股價54.52元,市值228.16億元)則表示,根據美國政府于2025年4月2日公布的關稅政策,藥品被列為豁免商品類別。
瑞可達(688800.SH,股價46.45元,市值73.59億元)也在互動平臺回應關稅影響的問題時表示,美國加征關稅,會更有利于海外工廠本地化生產和銷售,就近服務客戶,也更有利于海外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公司會隨時關注國際貿易環境,保證公司海外業務的正常運營和發展。公開信息顯示,瑞可達在美國和墨西哥設立了工廠,2024年,美國和墨西哥工廠均處于產能逐步上升階段。
此外,截至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影響較小。勝宏科技(300476.SZ,股價73元,市值629.76億元)回應稱,公司直接出口美國占比約3.5%,直接影響有限;長盈精密(300115.SZ,股價23.31元,市值316.02億元)表示,公司2024年直接向美國地區交付的產品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約為3%;弘亞數控(002833.SZ,股價17.94元,市值76.11億元)表示,公司產品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市場的收入占比較低。
類似的還有ST紅太陽、廣信材料、川環科技、佳士科技、博眾精工、朗科智能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消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