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夏偉
3月末,白酒行業上演了兩場標志性互訪:汾酒與五糧液在四川宜賓共謀智能釀造與綠色發展,茅臺則率隊深入瀘州老窖和珍酒,探討酒旅融合與白酒非遺保護等議題。
這兩場跨越香型、地域和產業模式的交流,打破了傳統酒企“各自為戰”的競爭格局,折射出行業在存量競爭時代對競合共贏的集體探索。
白酒行業當前正面臨多重挑戰:消費群體代際更迭導致傳統營銷模式失效;存量市場競爭加劇,傳統渠道壓力重重,新消費場景亟需重構;文化傳承與技術創新也需要更好地平衡……
汾酒與五糧液的這場交流,聚焦于智能釀造等技藝創新和文化傳承、綠色發展等方面。汾酒提出,在堅守傳統釀造技藝的基礎上,通過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級適配傳統工藝,減輕職工勞動強度。五糧液則倡導在生態釀造、文化傳承、品質建設等多方面加強合作。
這表明在科技創新浪潮下,酒企既要傳承傳統工藝,又要積極擁抱現代科技,以實現綠色、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生態釀造不僅符合環保要求,更是對消費者健康和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文化傳承能夠增強品牌文化底蘊和市場競爭力;品質建設則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根本。
汾酒提出的踐行“極致釀造”,以數字化改造讓現代設備更適配傳統工藝,與五糧液倡導的以綠色釀造賦能白酒產業“零碳未來”,均指向傳統釀造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命題。
茅臺在瀘州老窖、珍酒的考察交流,則側重于酒旅融合發展。茅臺將酒旅康養作為三大主業之一,并虛心向兄弟企業學習酒旅一體化建設方面的寶貴經驗,自有其核心考量。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消費者不再滿足于單純的飲酒體驗,而是追求更加豐富、多元的生活方式。酒旅融合不僅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的旅游體驗,還能拓展酒企的業務領域,實現從“賣酒”到“賣生活方式”的轉變。
這也是白酒行業適應市場變化,積極拓展新增長點的重要舉措,更反映出頭部酒企對品牌文化IP從陳列展示向體驗經濟、向酒旅融合轉型的關注方向。
從頭部酒企間的“互訪”,或許可以看出白酒行業未來在產業生態建設上的幾個“互融”方向:智能釀造催生新生產力的技術共研,綠色發展賦能零碳未來的生態共建,從歷史敘事到體驗經濟的文化共敘,從價格戰到價值戰的市場共拓。
這樣的交流暗含酒類生產企業在市場變局下的應對策略,尤其五糧液提出的“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有利于企業間互通互信、共生共榮,避免無效競爭,更有助于未來以共拓市場來共推白酒出海,重塑全球酒類價值體系。
頭部企業密集交流座談,釋放出了積極信號:其以技術共研、生態共建、文化共敘、市場共拓的四重奏,譜寫著行業從“零和博弈”轉向“共生共榮”的新樂章。
未來的行業競爭,未必再是單一企業的對決,而是生態系統的較量。要真正構建“白酒命運共同體”,仍面臨競合生態的未竟之問,仍需破解利益分配、風險共擔與消費者認同等深層命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