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后,俄羅斯經濟就像被扔進攪拌機的冰塊,碎得稀里嘩啦。西方制裁像連環炸彈一樣炸過來,盧布匯率暴跌30%,能源出口被腰斬,外匯儲備縮水一半。最慘的時候,俄羅斯連買芯片都得偷偷摸摸找印度倒爺,軍工企業生產線停擺,士兵用的導彈拆開一看,里面裝著美國德州儀器的芯片——這事兒當時把全球媒體都看傻了。
一、能源依賴的棺材板被釘死了
俄羅斯人靠賣油氣過了20年好日子,結果戰爭一打響,歐洲人突然集體戒煙了。2022年第二季度,俄羅斯石油出口收入直接掉了30%,財政部長急得在辦公室摔杯子。這時候普京才明白,把雞蛋全放歐洲這個籃子里,跟賭博沒啥區別。
轉機出現在東方。中國敞開懷抱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2024年中俄貿易額沖到2448億美元,是美俄貿易的十倍。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24小時不停輸氣,中國東北的工廠用俄羅斯天然氣煉鋼,俄羅斯人則用賣油氣的錢買中國的手機和家電。這種互補性讓西方制裁成了笑話——俄羅斯40%的出口收入來自中國,而中國20%的石油進口依賴俄羅斯。
二、美國的“聯俄制華”算盤打空了
特朗普2024年上臺后,整天琢磨著“聯俄制華”。他在競選集會上拍胸脯說要放松對俄制裁,還威脅普京:“不聽話就加二級關稅!”結果普京壓根不接招,轉頭就和中國在遠東搞聯合軍演,艦艇飛機配合得比北約還默契。
為啥普京不上當?看看美國的制裁就知道了。戰爭剛爆發,美國就凍結了俄羅斯3000億美元海外資產,把俄羅斯踢出SWIFT系統,還禁止出口芯片。俄羅斯軍工企業急得跳腳,蘇-57戰機生產線因為缺芯片差點停工。這時候中國雪中送炭,通過轉口貿易幫俄羅斯搞到芯片,2023年印度對俄電子產品出口暴漲50%,里面大半是中國貨。
三、經濟轉型被逼上梁山
普京掌權20年,俄羅斯經濟一直是“油氣單腿跳”。戰爭爆發前,油氣出口占GDP的60%,財政預算一半靠賣石油。結果西方一制裁,俄羅斯經濟直接半身不遂。2022年秋天,普京在經濟會議上拍桌子:“不能再這么活了!”
轉型從電商開始。西方品牌撤出俄羅斯,耐克、蘋果商店一夜關門,俄羅斯人只能網購。2023年俄羅斯電商銷售額從7000億盧布跳到1萬億盧布,其中一半是中國貨。Wildberries網站2024年一季度賣中國貨賺了2000億盧布,連普京的女兒都在上面買衣服。
農業和科技也在發力。2023年俄羅斯小麥出口4000萬噸,成了全球第二大糧食出口國;半導體項目砸了500億盧布,雖然還造不出高端芯片,但總算能給導彈裝個“國產大腦”。
俄羅斯被北約圍得像鐵桶,但經濟總能找到突破口。印度和土耳其成了關鍵跳板,2023年土耳其對俄出口漲了40%,里面混著美國芯片;印度更絕,一邊買俄羅斯石油,一邊把美國電子產品倒賣給俄羅斯,2024年雙方簽了30億美元的貿易協議。
中國則成了俄羅斯的“戰略備份”。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年輸氣量漲到380億立方米,中國車企在俄羅斯街頭跑得比拉達還多。2024年中俄聯合軍演,艦艇在太平洋西部巡航,直接把北約的警戒線當成了觀光路線。
2024年10月,普京在國際論壇上拋出“開放防御”概念,說白了就是“不把雞蛋放一個籃子里”。俄羅斯商船跑遍中東、東南亞,用石油換糧食,用天然氣換芯片,甚至跟伊朗搞起了“石油-無人機”易貨貿易。這種“曲線救國”的玩法,讓俄羅斯在制裁下還能保持3.9%的GDP增長。
但挑戰依然存在。俄羅斯通脹率飆升到8.88%,面包牛奶價格翻倍,年輕人都去送快遞了;高利率讓企業融資困難,創新項目沒錢搞。普京心里清楚,轉型是場持久戰,稍有不慎就會重蹈蘇聯覆轍。
中國從一開始就看得明白:俄羅斯倒下,西方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所以中國一邊買俄羅斯的能源,一邊幫俄羅斯繞過制裁,甚至默許印度、土耳其當“二道販子”。這種“互利共生”的關系,讓中俄貿易額三年內翻倍,人民幣在俄能源交易中占比超60%。
普京終于想通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單打獨斗就是找死。俄羅斯需要中國這個“東方伙伴”,就像中國需要俄羅斯這個“能源后院”。這場戰爭改變了全球格局,但中俄合作的“局”,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