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針對美防長近日談及中美關系時稱“將為戰爭做好準備”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日前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美方官員的有關言論,蓄意煽動意識形態對抗,鼓噪中國威脅。中方奉勸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權邏輯鏡像中國,不要用過時的冷戰思維看待中美關系,不要以戰略競爭為名,行對華遏制、打壓之實。林劍指出,中方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無論是關稅戰還是貿易戰,無論是冷戰還是熱戰,打不得也打不贏。
美國國防工業資助出版的《防務新聞》在去年密集報道美軍壞消息。9 月報道稱 “美海軍戰艦生產陷入 25 年來最糟狀況”;10 月又指出 “美海軍士兵短缺,太空發射延遲”;11 月,“美一航母兩潛艇由于焊接瑕疵出事”;12 月,“魚鷹式直升機 30 年來 21 件事故 64 人殉職”。專家表示,如此集中地披露美軍問題,雖不排除有爭取國防預算的目的,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美軍內部問題重重,與中國不斷提升的軍事力量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資料圖)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28日報道,被美媒稱為“菜鳥”的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當天正式開啟了他訪問菲律賓的行程。在此之前,赫格塞思正深陷使用民用通信軟件Signal討論機密國防問題的“泄密風波”。此外赫格塞斯還曾在周五表示,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在亞洲建立威懾手段是必要的。在與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會晤前的致辭中,赫格塞斯表示,美國對美菲聯盟有著“堅定的承諾”。
傳統意義上,美國防長首次亞太訪問目的地一般包括日本、韓國。比如,2021年3月,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首次出訪,目的地是日本、韓國和印度。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首個任期內,時任美國防部長馬蒂斯在2017年2月初進行了上任后的首次出訪,訪問了韓國和日本。但此次赫格塞思亞太行不僅“放棄”了韓國,還罕見赴菲律賓進行訪問。美國的“安撫”可能會讓菲再度飄飄然。軍事專家表示,“可以預測,菲律賓在美國的支持下還會有更多挑釁性行動。”
美國能源部(資料圖)
就在這時,出人意料的是,韓聯社等多家韓媒最新消息,美國能源部日前正式確認,美國今年1月已將韓國列入“敏感國家”名單。報道稱,美國此舉預計將在政治與外交上引發巨大波瀾。韓方此前回應稱,已基于非正式渠道消息提出交涉。報道提到,根據美國政府聲明,韓國被列入最低類別“敏感國家”。盡管該措施尚未生效,但韓國政府近兩個月來未能提前掌握相關情況并及時應對,預計這一問題也將在國內引發爭議。
針對此事,韓聯社稱,韓國朝野相互指責,推卸責任。執政黨國民力量黨主張,在野黨濫用彈劾,導致外交應對遲緩。而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批評稱,這是由于尹錫悅政府的無能和內亂引發的外交災難,并再次強調尹錫悅應盡快被罷免。由于美方未公開具體理由,各種猜測不斷涌現。2025年1月初,即韓國被列入名單的時間點,正值韓國國內關于戒嚴和總統彈劾等政治局勢動蕩之際。因此,有觀點認為,美國可能基于“地區不穩定”等理由做此決定。
尹錫悅政府上臺后,朝鮮半島形勢驟緊,韓國人越來越對美國“核保護傘”的信任度下降,“擁核論”的聲音漸高。從2023年開始,尹錫悅多次公開討論擁核的可能性,他在2024年2月的采訪中說,“韓國擁有迅速研發核武器的能力,但不擁核武符合國家利益。”回顧韓國歷史,樸正熙政府曾在20世紀70年代考慮過發展核武器,當時甚至實施了一項秘密計劃,暗中與法國進行了接觸。但美國發現后對韓發出通牒。之后,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時期也有過核開發相關的一些動作,但沒有得到實質性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