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平市待了半天時間,吃了“白起肉燒豆腐”、“炒爐面”、“腸子湯”,喝了一罐廈普賽爾黃梨汁。
從鐵佛寺出來,發現巷子邊上有賣燒豆腐的。5塊錢一份,我跟著湊熱鬧,也買了一份品嘗。攤主很熱情,她身后就是她家的街門,她讓我們進院子里去吃。我走進院里,是一座很典型的山西農村小院,院中央有兩三張戶外桌,一邊的屋檐下,不知是她母親還是婆婆,正在廚具上烤豆腐塊。
高平燒豆腐,又叫白起肉,是一種將豆腐切塊烤焦,然后拌著豆腐泥和蒜泥一起吃的一種民間小吃。傳說高平之所以有此風俗,是因為當地群眾憎恨坑殺40萬趙軍將士的秦軍主帥白起,所以將豆腐視為白起的腦子,要吃掉它。
我坐下細細品嘗,豆腐焦香有韌性,再加上比較咸的豆腐泥和蒜泥,有一種別具一格的風味。算是一種比較古典的特色小吃,幾乎沒什么調料,主要就是咸味和蒜味,見多了現代小吃里動輒各種加辣椒油,這種小吃偶爾嘗嘗也覺得挺好。
吃完了燒豆腐,便按著手機導航,來到據此幾百米外的米山大食堂,這家店在當地很有名,曾上過CCTV節目,店里展示著不少獎章。
這個店一共有3層,根據店員安排,我上了二樓,找了個散座。二樓上有幾個服務員,其中一個過來一邊倒水一邊讓掃碼點餐。我說我直接點吧,她說可以。
由于她說的是高平方言,我半懂不懂,但總之是點完了。我一個人食量小,要了一份炒爐面,一份腸子湯。
之前從未聽說過爐面,這次來嘗嘗到底是什么。這里的炒爐面分肉的和素的,價格都一樣,我要了素的。顯然這里不像是在搞預制菜,因為她上菜比較慢。等了快20分鐘,終于端上來了。我一看,原來素炒就是蛋炒。
這炒爐面還沒吃,就聞起來焦香焦香的,面非常細且比較碎,看上去像炒河粉一樣,但口感確實是面條而不是粉。據說爐面是先蒸熟再炒制,吃起來焦香油香,很有滋味,里面還有豆角和蔥花,味道有點像我們晉中地區的谷壘,就是口感比較干,需要多喝水。
腸子湯也端上來了。這湯是高平十大碗之一,里面主要有豬腸、豆腐條和蔥花。是比較濃稠一點的湯。喝起來有一些酸味和胡椒味道,我個人很喜歡這個湯,吃完爐面,又把這碗湯喝得精光。
相對而言,這兩樣是許多人推薦必點的,我覺得都很有特色,如果非要說更喜歡哪個,我會更偏愛腸子湯。
小時候每到除夕夜,父親就會去村里的超市,抱回一堆罐裝飲料,飲料包裝是深藍色的,罐體細長,跟平常看到的健力寶鋁罐不同,它是堅硬的鐵罐。這就是山西有名的廈普賽爾黃梨汁。
現在想來,這飲料當時賣的也挺貴的,比可樂什么的貴多了。但家長認為這是好飲料,是可以“打涼下火“的,喝了有好處。我印象中,這飲料黃梨味兒特別足,很清甜很好喝。幾乎就是我童年里喝過最好的飲料。
如今來到高平市,早上親眼見到廈普賽爾的總部,又在博物館看到它的樣品介紹。那我當然要喝一喝它。吃完午餐后,有點熱,也有點口渴,于是順利成章在附近小店鋪里找到了一罐,付款后走在街邊,拉開拉環,一股香味立刻傳來。
其實我也喝過大瓶裝的,但不得不說,罐裝的確是要比瓶裝的好喝,味道要更加濃郁一些。但跟印象中小時候的味道,還是略淡了一點,可能是原料黃梨也隨著時間更迭有所不同了。
晃晃悠悠喝完,轉到大路上,坐公交來到神農汽車站,高平半日之旅就此結束,要坐城際公交去往晉城市了。
如果你能關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