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蘋果即將發布其歷史上最薄的智能手機iPhone 17 Air,機身厚度僅為5.5毫米,這一設計突破了智能手機工業的極限,也標志著蘋果對“輕量化未來”的執著追求。
然而,這款充滿創新基因的產品卻誕生于蘋果最動蕩的時期,特朗普政府推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如同一場風暴,沖擊著蘋果的全球供應鏈和定價策略。
一邊是技術革新的高歌猛進,另一邊是政治博弈的沉重枷鎖,蘋果正站在科技與經濟的十字路口,艱難尋找突圍之路。
對于果粉來說,如何進行選擇,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筆者給大家匯總了新機消息,看看到底有多少賣點。
首先,iPhone17 Air的外觀設計已經很清晰,尤其是機身厚度僅5.5毫米,若包含后置攝像頭凸起的4毫米,總厚度為9.5毫米。
這一設計使其成為蘋果歷史上最薄的機型,甚至可與12.9英寸iPad Pro(5.1毫米)相媲美,自然吸引力非常足。
不過為實現這一目標,蘋果采取了多項激進措施,比如取消實體SIM卡槽:全面轉向eSIM技術以節省內部空間。
而且曾計劃取消所有物理接口,僅保留MagSafe無線充電,但因歐盟法規壓力最終保留USB-C端口。
同時電池容量也是進行了縮水,但通過能量密度提升確保續航不縮水,這點也是蘋果iPhone一直以來的優勢。
歷代iPhone的電池容量都不是特別大,但是經過不斷的打磨,還是可以和很多大電池容量機型相媲美。
除了輕薄之外,新機的外觀設計也很清晰,iPhone17 Air后置攝像頭采用類似谷歌Pixel的“橫向長條”布局。
其中單顆4800萬像素主攝位于左側,右側集成閃光燈,打破蘋果沿用多年的圓角矩形模組設計,這一設計既滿足超薄機身的結構需求,也通過算法優化維持了影像性能。
除此之外,根據此前市場爆料的信息,iPhone17 Air的屏幕素質也會進行提升,也就是支持120Hz ProMotion技術。
而且核心配置也是沒有什么懸念,將會搭載A19處理器,搭配上8GB運行內存,滿足用戶常規使用。
操作系統上則是內置iOS 19,據說會帶來很多新的功能特性,但完善版本要等到iOS 19.4,因此需要耐心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新機正面還是采用靈動島設計,但是挖孔尺寸方面會有一些變化,具體等真機發布之后下定論。
其實說實在的,iPhone17 Air的配置參數還是很不錯的,結合eSIM卡等變化的加持,期待值也是非常的高。
但是,其定價方面或許會有巨大的改變,根據市場傳出的消息,其起售價預計為899美元,與iPhone16 Plus持平。
不過其定位更偏向“輕薄旗艦”而非“性能旗艦”,而且這還只是一開始爆料的價格,后續可能會有變化。
原因是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商品征收10%的“基準關稅”,并對貿易逆差國加征更高稅率,例如印度26%、越南46%、馬來西亞24%。
這一政策直擊蘋果命脈,因為蘋果80%的iPhone和90%的iPad仍依賴中國生產,而印度、越南等新興生產基地同樣面臨高關稅,
若自行承擔關稅,蘋果2025年利潤或減少7%;若轉嫁消費者,iPhone價格可能上漲30%-43%,頂配機型售價或達2300美元。
具體會如何還是需要后續的發展,但也可以看出來,這場“冰與火”的考驗中,蘋果的應對將深刻影響其未來十年的命運。
所以最終的結局會如何,可以等待iPhone17系列正式發布之后下定論,目前還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新機上面。
最后想說的是,iPhone17 Air的誕生,展現了蘋果在工業設計上的極致追求;而關稅政策的沖擊,則暴露出全球化企業的脆弱性。
對此,大家有什么期待?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