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小米成立15周年之際,這家以"發燒"精神起家的科技公司,再次以一場意料之中卻令人興奮的官宣吸引了行業目光。
因為在雷軍與一眾高管密集發文慶祝品牌生日的氛圍中,小米聯合創始人林斌通過回復網友評論的方式,首次確認了小米15S Pro的存在。
這不僅是對米粉期待已久的回應,更標志著小米S系列旗艦時隔近三年后的正式回歸,上一次S系列機型還要追溯到2022年的小米12S。
而此番小米15S Pro的登場,顯然承載著更宏大的技術野心——從自研SoC到UWB生態協同,從硬件堆料到跨設備互聯,一場由內而外的革新正蓄勢待發。
需要了解,自小米12S Ultra憑借徠卡影像與驍龍8+ Gen1的黃金組合站穩高端市場后,S系列便成為小米探索前沿技術的試驗田。
不同于常規數字系列的年度迭代,S系列往往選擇"半代升級"策略:在核心硬件升級之外,更聚焦于某一領域的技術突破。
例如,小米12S Ultra首次引入1英寸大底傳感器與徠卡色彩科學,而此次小米15S Pro的使命顯然更為多元。
既要延續影像優勢,又要實現自研芯片的商用落地,還要補足智能生態的關鍵短板,自然期待值非常的高。
不過其中最大的看點還是自研芯片,根據市場傳出的消息,這款芯片基于臺積電N4P工藝打造,采用八核三叢集架構(1+3+4),綜合性能對標驍龍8 Gen2.5。
盡管初期定位中高端市場,但其戰略價值不容小覷,比如從澎湃C1影像芯片到澎湃P1快充芯片,再到如今SoC的集成化嘗試,小米正逐步構建芯片設計能力。
而且N4P工藝(臺積電5nm增強版)的選擇,既保證了能效比,又規避了3nm制程的高風險與高成本,體現出務實的技術路線。
重點是自研SoC可深度優化澎湃OS底層調度機制,特別是在與小米SU7智能汽車的互聯場景中,芯片級優化將大幅提升UWB定位、數字鑰匙等功能的響應速度。
另外在驍龍8系芯片價格高企的背景下,自研芯片的規模應用將有效降低硬件成本,為后續高端機型的價格下探提供可能。
同時,定制化NPU、ISP模塊的加入,也有助于形成差異化的影像與AI能力,可以說對未來的發展尤為重要。
不過筆者覺得,小米玄戒芯片的強悍與否,和澎湃OS系統優化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可以優化好,結果自然也會是很好。
相反,則可能會帶來很不友好的情況,甚至沒有辦法發揮出性能的優勢,因此這點需要進行耐心觀望下。
還有就是從目前爆料來看,小米15S Pro將繼承小米15 Pro的外觀設計語言,正面采用2K全等深四微曲屏幕,在保持曲面屏視覺沉浸感的同時,通過四邊等深微曲設計優化誤觸問題。
并且會支持120Hz刷新率、高頻護眼PWM調光技術和超聲波指紋解鎖特性,以此來滿足用戶日常使用下的需求。
后置徠卡三攝模組大概率延續"大眼萌"造型,且鏡頭參數的組合方面,應該也不會產生特別大的改變。
至于續航方面內置6000mAh以上超大容量硅碳負極電池,搭配90W有線快充,且支持50W無線快充。
不過除了這些參數和小米15 Pro沒有什么區別之外,新機還是帶來了一些新的賣點,如果說自研SoC是小米15S Pro的"內功心法",那么UWB(超寬帶)技術的回歸則是其連接萬物的"經脈"。
早在2021年的小米MIX 4上,UWB便以"一指連"功能驚艷亮相,用戶可通過手機精準指向智能設備實現快速控制。
然而受制于生態成熟度,該技術在此后機型中遺憾缺席,此次UWB的強勢回歸,顯然與小米汽車戰略深度綁定。
比如結合小米SU7智能汽車,UWB可實現無感解鎖、精準尋車、車內個性化設置同步等功能,而且可以充當全屋智能中樞、跨設備協作新范式等。
總之,自研SoC的商用化嘗試、UWB技術的場景化落地、超大電池與快充的平衡之道,小米15S Pro的市場沖擊力還是很兇猛的。
對此,大家有什么期待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