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軍歷史上,成立兵團數量最多的時候是在1949年。在這一年,人民軍隊先后組建了19個兵團,它們都是戰略追殲階段,解放全國各地的主要武裝力量。其中來自第四野戰軍的第12兵團至第15兵團建制規模最龐大,人數都達到了15萬以上,屬于絕對的主力軍。
還有陳賡將軍領導的第四兵團作風強硬,兵團的人數也達到了10萬以上。與此同時,第四兵團還是征戰足跡最廣,解放縣城最多,殲敵數量最多的王牌兵團。
可能,楊得志領導的第19兵團,在人數方面比不上第12兵團。但是,來自第19兵團的司令員,政委,參謀長卻是建國后,任職較高的。
司令員楊得志在1980年當選總參謀長。政委羅瑞卿比司令員楊得志還要厲害,授予大將軍銜,當選副總理,當選總參謀長。參謀長耿飚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軍銜,但他的任職很高,當選副總理,國防部長。
如果要評選出:解放軍歷史上最精銳的兵團,那毫無疑問,肯定是1950年一月,組建的第13兵團。
請注意:1950年組建的第13兵團,與1948年12月組建的第13兵團,是不一樣的,只是番號一樣。
想必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48年12月組建的第13兵團,是四野名將程子華任司令員,而1950年一月組建的第13兵團,是四野名將鄧華任司令員。兩者是有區別的,包括下轄的部隊也是不同的。
為何說:在1950年,組建的第13兵團是解放軍歷史上,最精銳的兵團呢?
要知道,在1950年,解放戰爭已經進入尾聲,全國各地基本上都獲得了解放,甚至有些兵團集體轉換為生產部隊,發展經濟建設才是重中之重。按理來講,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可能再次組建兵團。
而第13兵團的組建最主要的原因是鄰國發生內戰,美軍介入,東北邊境局勢不穩。
在如此錯綜復雜的局勢下,上級決定將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外加炮兵,工程兵,總計25萬余人,被調東北,戍邊衛國,由之前的第15兵團司令員鄧華任司令員。
第38軍,第39軍,還有第40軍,都是當時人民軍隊中,綜合作戰能力最強的百戰之軍,被譽為是林帥麾下的三只虎。足以可見,這三個軍的戰斗力,是多么的強悍。
雖然,此時的第42軍綜合作戰能力,比不上這三個軍,但在日后的朝鮮戰場上,面對裝備精良的美軍,第42軍的全體將士毫不畏懼,打出了國威軍威,也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在戰場上力挫敵軍,成功從二流部隊,逆襲成我軍的頭號勁旅。
當然了,第38軍與第39軍,還有第40軍,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也是相當出色的。
第38軍打出了萬歲軍的稱號,從此奠定了第一王牌軍的地位。
第39軍是解放軍歷史上,第一個與美軍作戰,并取得勝利的英雄部隊,也是唯一一個,讓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稱贊的中國軍隊。
第40軍率先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還是解放軍歷史上唯一一個,歷經全程戰役的英雄部隊。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隸屬第13兵團的四個軍,全部整編成集團軍。其中的第38集團軍與第39集團軍,反應最快,被列入常備軍,隨時隨刻都有可能投入戰爭,是解放軍歷史上最精銳的集團軍。
第42集團軍與第40集團軍,是屬于乙種集團軍,雖然沒有被列入常備軍,但作為戰略預備集團軍,其綜合戰斗力,在解放軍歷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