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南安市自然資源局持續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緊扣項目提效、營商提效、民生提效“三個提效年”活動目標,以“走前列、作示范、當表率”的爭先狀態推動新一年全市項目建設“開門紅”“開門穩”。一季度,全市共獲批成片開發方案29個、面積4552畝,獲批項目46個、面積1097畝,成片開發方案、項目獲批數量及面積泉州市“雙第一”。
集成化全程服務,用地報批“加速跑”
打造“前臺統一受理、內部閉環運行、窗口統一出件”的用地報批全流程服務中心;邀請7名國企人員駐點跟班學習用地組卷報批工作,提高溝通協調效率;啟用本級用地報批多節點審查服務系統,推行“責任到人、限時辦理、超時亮燈”數字化督辦,加快報批速度,用地組卷報批平均用時從466天壓縮到165天,霞美閩達機械項目95天完成征收獲批。
協同化部門溝通,精準服務“零距離”
建立“項目清單、問題清單、審批清單”三張清單,精準破解項目堵點;完善資源、發改、林業等16個單位的項目保障溝通會商機制,對報批中所需的說明性材料能出盡出,協調解決向樂公路項目用地規模等難題13個;通過“業務科室+分管領導+局主要領導”三級分級調度機制,對重點項目實行“專班對接、專人服務、專項告知、專題協調”,形成全流程閉環推進,確保項目報批“零卡殼”。
精準化要素保障,用地指標“快一步”
在上級尚未下達用地計劃指標前,主動銜接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預支南安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400畝,充分保障官橋童話小鎮、梅山應急救援中心、晉江防洪工程一期等省、市級重點項目用地報批需求。同時,通過土地整治項目、對接外縣域指標購買等方式,儲備耕地占補平衡指標675畝,為一季度項目報批提供“雙重保險”,實現要素保障“能優盡優”。
常態化對上溝通,聚力啃下“硬骨頭”
針對4月1日省政府用地審批權下放泉州市政府新政策,南安市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提前組建專班駐點省自然資源廳,對南安已上報項目及在途項目逐個梳理上報和跟蹤。駐點期間(3月24日—3月31日),共獲批成片開發方案10個、1420畝,獲批項目24個、596畝,為政策銜接搶占先機,有力推動今年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下一步,南安市自然資源局將圍繞打造高品質“26℃之城”的目標,主動對接,靠前指導,全程化跟蹤,用專業素養、專班運作保障土地要素,著力破解項目用地難點、堵點問題,實現用地保障有溫度、前期工作有力度、項目建設有速度,不斷提升土地資源要素服務保障效能。
來源:南安自然資源
編輯:林珍妮
一審:尤逸群 | 二審:黃種成 | 三審:蔡毅
點亮和
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