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江蘇淮安某鄉鎮中心小學的陳副校長“安排”殘疾兒子入職學校文印室的事情,經過媒體報道之后,立即在全國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網友議論紛紛。我注意到,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是同情和支持這位陳副校長及其兒子的。
應該說,這的確令人同情。一方面,陳副校長的兒子天生殘疾,不能直立和行走,完全依靠輪椅,學會電腦,自食其力。另一方面,陳副校長在這個事情上不存在任何不對的地方,其殘疾兒子入職學校文印室并不是靠權力。此外,其兒子拿的還是最低水平工資,一直沒漲。
據報道,還是2006年時,淮安市某鄉鎮中心小學文印室需要工作人員,陳副校長(其妻也是該校老師)的殘疾兒子會電腦,經殘聯協調,學校領導班子全體同意,陳副校長兒子得以入職,并且完全能夠勝任工作。
到了2022年,陳副校長退休,其為學校工作了16年的殘疾兒子也隨被辭退,學校稱其父為副校長,屬于照顧性質。
但是陳副校長不同意這種說法,以經過殘聯協調、學校領導班子全體同意、已經工作16年為由,認為自己的兒子與學校存在勞動關系,學校不能任意辭退。
一審的時候,陳副校長敗訴。他又向淮安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提起上訴,二審判學校與陳副校長的殘疾兒子存在勞動關系,學校無故辭退,需要賠償6萬。
這個事情怎么看呢?
首先,二審判學校與陳副校長的殘疾兒子存在勞動關系,這是對的。工作16年,正常發工資,正常領過節福利,這就是存在勞動關系的事實證明。
第二,學校說是照顧,也不無道理。一般來說,不是特殊行業或者部門,誰都不愿意招一個殘疾人進來。試想,如果這個殘疾孩子父親不是學校副校長,母親不是學校老師,學校領導班子會全體同意嗎?這里面顯然有礙于情面的因素。關于這一點,我在后面還會說到另一個理由。
所以這里面,殘聯協調并不是決定因素。一般來說,工廠使用殘疾人會得到納稅方面的優惠,學校不是盈利企業,不存在納稅問題,自然不可能愿意招收殘疾人。
第三,關鍵一點沒有人看出來,那就是學校是沒有權力招收正式員工的,只有人事部門擁有這個權力。
學校只能使用臨時工,不可能與臨時工簽訂什么長期穩定的勞動協議。學校使用臨時工,錢都是從辦公經費里擠出來的。
學校不是盈利企業,哪有錢專門用來發工資?學校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要向上申報的,而且還得有正當理由。
所以,學校雖然用了陳副校長殘疾兒子16年,這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但如果從更深層次看,二者又確實沒有建立正式的勞動合同。所謂工作16年,實際上與陳副校長退休時間有關,不用懷疑,如果陳副校長10年前退休,那就是工作6年……
這里面雖然多少有點人走茶涼的凄涼之感,但是這就是現實。學校是不可能永遠雇傭一個殘疾人的。如果就這樣讓他干下去,最后難道還要給他發養老金嗎?學校哪來錢發養老金?到時候他不工作了,學校就沒有辦法向上申請經費了。
最后還有一點需要澄清一下。
許多人在這個事情上產生了陰謀論,說是新任校長把陳副校長殘疾兒子的工作挖下來,拿給別人甚至是拿給自己親戚做了。這樣想的人,是忽略了陳副校長殘疾兒子的工作內容與時間節點。
陳副校長兒子的工作,是文印方面的,在2006年,會電腦的老師很少,這方面工作沒幾個人會。但是,現在幾乎每個老師都會了,辦公自動化這是新教師必備的能力。而且許多中年老師也學會了。
實際上,老師大都會電腦文印方面工作的,并不是2022年才這樣,幾年前就是的了,而那時候學校應該確實是礙于陳副校長的面子,沒有辭退其兒子。從邏輯上,學校應該早在幾年前就具備辭退陳副校長兒子的動機了。
以前我們這邊學校的文印工作,大都是到外面打印社做的,那時候打印社很吃香,學校這方面事情都去那里花錢弄。但是現在學校根本不需要去打印社,因為幾年前老師就都會了,學校也有了打印機。
所以,學校辭退陳副校長的兒子,這里面不存在什么陰謀問題,學校純粹就是為了縮減開支。大家都知道,疫情之后的這幾年,財政吃緊,教育經費也跟著吃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