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執意要把貿易戰打到底,徹底想跟中國這個生產制造大國脫鉤斷鏈,以此削減美國的貿易赤字以及打壓中國崛起,居心不良。
但是美國首先自亂陣腳。
第一,財政部長跟媒體表示想辭職,這個貿易戰的活,他干不明白也干不了。
據新華社,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斯蒂芬妮·呂勒4日說,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無法忍受特朗普政府“荒謬的(對等)關稅算法”,已打算辭職不干。呂勒在微軟—全國廣播公司《早安,喬》電視節目中說:“我的消息來源說,斯科特·貝森特(在特朗普政府中)行為另類。就特朗普的核心圈子而言,特朗普根本不親近貝森特,也不聽他的。”
這位部長名叫貝森特,也就是向烏克蘭傳達礦產協議精神的那位。
此人背景:
貝森特畢業于耶魯大學,取得學士學位。
1991年到2000年,斯科特·貝森特擔任索羅斯基金倫敦辦事處的管理合伙人。
2006年至2010年,斯科特·貝森特在耶魯大學擔任兼職教授,教授經濟史。
2011年至2015年,斯科特·貝森特擔任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
2015年8月,索羅斯撥款20億美元,斯科特·貝森特創立總部位于紐約的投資合伙企業全球宏觀投資公司(Key Square Group)。
2023年,斯科特·貝森特公開表示支持特朗普,并成為特朗普頂級籌款人之一 ;在特朗普競選期間,斯科特·貝森特作為特朗普團隊的主要經濟顧問,負責起草特朗普經濟政策演講稿;
2024年11月22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名斯科特·貝森特擔任財政部長一職 。
當地時間2025年1月27日,美國參議院當日以68票贊成、29票反對的結果確認斯科特·貝森特出任財政部長。
2025年2月3日晚間,美國多個政府雇員工會起訴美國財政部稱,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將財政部支付系統數據的訪問權交給埃隆·馬斯克或政府效率部(DOGE)的其他成員是違法的。
第二,昨日美國1200多場抗議活動,物價上漲是必然,通脹把普通美國人先給撩趴下去了。
2024年4月5日,全美50個州爆發的"住手吧!特朗普"百萬人抗議浪潮,將特朗普政府第二任期的政策震蕩推向高潮。
這場覆蓋華盛頓、紐約、芝加哥等核心城市的示威運動,不僅折射出美國社會的深層撕裂,更標志著特朗普主義的政策矩陣正在重塑全球政治經濟格局。
從移民驅逐令到全面關稅戰,從政府機構解構到傳統價值回歸,這位商業大亨出身的總統正以顛覆性手段重構"美國優先"的實踐路徑,其引發的漣漪效應已突破國界,形成當代國際秩序最劇烈的沖擊波。
有身在美國的網友抱怨,直呼這是一個“黑暗時代”:
雞蛋一盒9-10刀(多少個不清楚),是什么樣的價格水平,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第三,三大每股急劇下挫,就連效率部長馬斯克(反對者稱之為東廠公)也看不下去了。
4月5日,馬斯克在旗下社交平臺X上公開嘲諷納瓦羅。他回復一則提到納瓦羅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貼文時稱,有哈佛經濟學博士學位“不是好事,是壞事”,諷刺納瓦羅自負大于智慧。
4月2日,特朗普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而后美國紐約股市連日暴跌。其中,特斯拉股價4月4日暴跌超過10%,馬斯克的凈資產較4月3日股市開盤時縮水310億美元,其今年以來的總損失達1300億美元。
特朗普想扭轉幾十年了,特別是邁入后工業階段的美國(也就是金融壟斷資本主義,依靠貨幣霸權和新興科技企業而牟利)重新回到工業化階段,顯然是逆潮流而動。
一個簡單道理,比如生產工具上我從機械化重新轉入耕牛,顯然比從耕牛轉入機械化更難,因為路徑依賴,一旦人類用了效率更高的工具之后,就不會主動選擇效率低的工具。
同樣的道理,今天人們選擇微信而不愿意電郵;而在之前是選擇電郵而不是用筆寫告示或寫信。人們在使用了白話文之后,就再也回不到文言文時代了。
特朗普的問題是,也許初衷和動機對美國人是好的,但是手段的確不高明,非常沒有舒適感。尤其是他得罪盟友,終將陷入非常孤立的境地。
而這也是中國和俄羅斯暗中高興的地方。
之前我們說過未來3個月或半年是檢驗特朗普的最佳窗口。
如果特朗普能夠熬過半年,或許他的決策就還有實施空間。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