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外賣騎手交社保
如果有得選,你愿意買社保嗎?
如果有得選,你覺得外賣騎手會愿意買社保嗎?
付出真金白銀,從來都是最誠實的意見表達。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的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群體,他(她)們對社保是怎樣的態度?很快,我們就能看到幾萬名美團外賣騎手的誠實選擇了。
之前在《是社保需要騎手,還是騎手需要社保》一文中我已經分析過,按實際收入讓全部外賣騎手全額購買社保是不現實的,平臺承擔不起,騎手也不會樂意。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要求)下,讓外賣騎手等靈活用工群體加入社保資金池是勢在必行的方向,那么外賣騎手的社保怎么交,由誰來交,交多少,就成了一個特別有代表性,特別考驗各方平衡智慧的事情。
近日,美團在福建泉州和江蘇南通兩個城市推出了外賣騎手購買養老保險的補貼試點方案,為中國2.1億靈活就業人員加入社保的可能性展開了一場真實社會實驗。
美團的試點方案有四個特別值得關注的點:
第一是騎手社保補貼覆蓋的范圍,是以“收入達到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作為分界線。
眾所周知,外賣騎手的人員構成極為復雜,既有短期體驗生活的,也有兼職送外賣補貼家用的,還有全職送外賣攢錢結婚的,騎手的月收入也從幾百元到一兩萬不等,因此不能籠統地討論給騎手這個群體購買社保的方案。網約車、家政、按摩等領域的靈活就業人員也是同樣道理。
國家和社會要求平臺參照“員工”的待遇為騎手購買社保,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那怎么區分“員工”和“兼職人員”呢?按每天工作時長,每月工作天數,還是按配送訂單量?總不能像某些平臺那樣,算不算兄弟全憑老板的心情說了算……
美團給出的試點方案是以收入作為客觀可量化的分界線,過去半年中有三個月跑外賣收入達到當地社保繳費基數下限(與社平工資高度相關)的,就可以納入平臺補貼購買社保的范圍。
以試點的福建泉州為例,當地去年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是4433元,一名外賣騎手如果一天8小時跑外賣,大約需要實際工作二十天左右達到這個收入。相對全職外賣騎手的實際工作強度來說,這個門檻著實不算高。對于那些下班后兼職跑幾個小時來增加收入的騎手來說,要達到這個數字就比較難了。
再反過來想,如果一個崗位月收入都不到4000元,你再讓人拿出七八百元來買社保,那也實在是不太人性。
第二是繳納社保的成本,由平臺和騎手各承擔一半。
公眾特別關心的一點是,騎手繳納社保的費用到底由誰來承擔,會不會導致外賣配送費用漲價,會不會導致騎手配送收入降低。
對此,美團給出的試點方案是保持外賣價格與騎手配送單價不變,社保費用由平臺和騎手各承擔一半,符合條件的騎手可以自由是否參保。應該說,這是綜合考慮人性特點之后幾乎唯一可行的方案了,估計后續其他靈活用工的平臺也會參考這一分攤原則。
道理也很簡單:
假如社保費用全部由平臺承擔,那么所有符合條件的騎手必然全部選擇參保,進而超出平臺當前利潤的承受能力,那要么就是找商家提高費率,要么就是給用戶的外賣漲價。
假如社保費用全部由騎手承擔(類似待業期自費續社保的情況),那么愿意購買社保的騎手肯定是極少數了,既不符合國家推動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初衷,也不符合公眾要求平臺承擔社會責任的期望。
所以,由平臺和騎手各承擔一部分社保費用就是必然的選擇,兩邊各承擔多少可能還需要繼續探索。這里倒是有一項調研結論可供參考:
2021年一項面向外賣騎手群體的大型調研顯示,72.3%的外賣騎手“只愿意繳納500元以下金額的社保”。
把騎手承擔的社保費用控制在500元的心理價位以下,算是一個各方平衡的結果了。
更重要的是,平臺總歸有一個承擔社會責任的能力上限,能夠用來補貼騎手社保的資金不可能超過利潤的一定比例,全額包攬社保繳費成本必然會大幅縮小騎手社保的覆蓋范圍。社保作為一種“基礎保障”,廣泛覆蓋肯定還是優先于覆蓋完善的。
第三是繳納社保的項目,先從養老保險開始。
討論白領群體的社保時,我們通常說的是“五險一金”,這當然是更全面的福利保障,但對企業和勞動者來說也是不可忽視的經濟壓力。
對于靈活就業群體來說,真正迫切的需求其實是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然后才是養老保險。至于住房公積金,咱們還是別自欺欺人了……
關于工傷保險,此前美團、滴滴等平臺已經在政策引導下為騎手和司機普遍購買了“新型職業傷害保險”,是相比工傷保險更適合靈活就業和較高風險群體的保障。
關于醫療保險,如果能夠覆蓋騎手當然是件大好事。但考慮到我國目前存在職工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兩套體系,絕大部分進城務工的外賣騎手已經在老家參加過新農合,再要購買職工醫保還存在政策層面的困難,由此增加的社保繳費負擔也不容忽視。
我預計,等養老保險覆蓋大多數靈活用工群體后,第二階段國家和平臺也會考慮醫保從新農合到工作地職工醫保的轉換。
第四是繳納社保的地點,在騎手工作地點和老家城市之間自由選擇。
社保的錢交到哪兒,對平臺來說其實完全無所謂,對騎手來說則很糾結,對地方政府來說則是關注的焦點。
騎手的糾結在于,自己打工掙錢的城市其實并不固定,送外賣這份工作也說不準還會干多久,考慮到目前社保的跨城市轉移還不太方便,那么具體交到哪個城市就關系到社保會不會打水漂的嚴肅問題了。
地方政府才是最關心這個問題的相關方。考慮到外賣騎手整體還相對年輕,繳納的社保距離兌現養老金還是幾十年,現在收保費幾乎就等于純收入,那當然要極力爭取。
十八線縣城是勞動力的輸出城市,各省會和發達城市是騎手主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兩邊都希望騎手把社保交到自己的資金池里。那怎么辦呢?
美團的試點方案是讓騎手自己選擇:如果騎手認為自己未來大概率在工作的城市扎根養老,那社保就交到工作地,如果騎手心心念念要回老家,或者隔段時間換一個城市,那把社保關系放在老家城市才是理性的選擇。
不得不說,這一招真的很絕,應該也是各方平衡的結果。我就特別好奇想知道這一輪試點的統計結論,想知道靈活就業群體對于未來生活的規劃。是努力扎根,還是逃離大城市甚至逆城市化,這是真正的信心投票,沒有比這更精準的經濟調研啦。
總的來說,美團推出的騎手社保試點方案并不能讓任何一方“完全滿意”,但幾乎已經是各方訴求平衡之后非常接近最大公約數的方案了。
這場涉及2億多靈活就業人群,每年上萬億資金的社保轉型實驗,很期待會得到騎手們怎樣的現實反饋。
分享一點基本常識:
社會在不斷變化,新型勞動者的社會保障方案也應該相應調整,切不可刻舟求劍,更不能削足適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