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感拉滿的新校區即將投入使用,清華大學的銅牌新鮮送達……4月6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向家長和初三考生開放。二十九中黨委書記唐云龍,以近兩個小時的演講,闡述了在智能時代,如何全面構建二十九中高品質高中教育的新樣態。
新校區將啟用,國際課程首次招生
備受關注的二十九中新校區已經全面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部分教室已經裝修完畢。2025年秋季學期,二十九中部分高一新生將在新校區學習。新校區與位于龍江的校區距離不到2公里,車程約7分鐘。這也意味著“一校兩址”辦學時代的到來。他特別在現場展示了新校區的“青少年未來創新中心”藍圖。
占地100畝的新校區科技感拉滿!這是一座低碳+海綿的綠色校園,多項技術為南京“首個”。項目是南京首個采用了裝配式大板框架結構體系+黏滯阻尼器減震結構的學校建筑,大幅提升結構抗震性能,營造舒適清新校園環境。南京首個采用大跨度膠合木張弦梁木結構屋蓋的風雨操場也坐落于此。風雨操場在低碳結構體系、高性能圍護結構、可再生能源應用等多項技術加持下,作為近零能耗建筑示范項目,獲批2023年度省級城鄉建設發展專項資金。
綠色校園的建設不僅有效降低了校園使用期間運行費用,還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體驗和學習綠色理念、培養低碳行為習慣。校園內,綠色屋頂、雨水花園、透水鋪裝、雨水回用系統等海綿設施也將“閃亮登場”,讓校園的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80%以上。按照“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塑造的校園景觀系統,將為學校師生提供一個綠色、舒適的教學環境。這樣的高品質綠色校園,是實現城鄉建設領域“雙碳”目標的生動實例。
今年,二十九中國際課程首次招生,這也讓希望進入二十九中就讀的考生有了更加多元的選擇。據了解,早在2023年,二十九中就已獲批舉辦中英課程教育項目,打造以“全球領導力”素養培養為導向的國際課程。今年,隨著新校區啟用,二十九中國際課程將正式招生。
清華大學送銅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體系
4月5日上午10點,二十九中收到“清華大學2024年生源中學”銅牌。自2023年起,清華大學已經連續第三年授予二十九中“優質生源中學”稱號。保研、在重要活動講話……正在清華大學就讀的二十九中畢業生們后勁十足。
二十九中黨委書記唐云龍在現場向大家介紹了學校的目標定位,特別介紹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思考與實踐。
學校發展層次的目標定位是:“江蘇領先、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高品質普通高中。發展方向的目標定位是:“高品質、國際化、智能化、引領型、創新型”的學術型普通高中。早在2016年,二十九中正式啟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程”。2023年,二十九中提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再提升、再探索、再出發”。繼續開展智能時代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程的深化探索,構建符合時代要求的培養模式。
學校正在探索智能時代研究性學習新樣態,助力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能力提升。DeepSeek出現后,師生們主動研究,將其用于教學和學習中。二十九中的各科教師,與南京大學等高校教授共同開設雙高融通式課程。學校打破文理科的壁壘,兩科,甚至三科的老師聯合開展學科融通課。邊界的打破,讓學生更有創造力、更具創新精神。二十九中的機器人戰隊,屢獲世界冠軍。學校的特長生們,特長得以彰顯,能力全面提升,登上更高平臺。2024年,特長生們畢業后進入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繼續發展自己的特長,將愛好變成未來的事業。
據了解,想成為二十九中機器人戰隊成員,或是想在這里打好人工智能學習基礎的考生,今年有機會通過科技特長生的選拔進入二十九中。此外,學校學科特長生今年繼續招生,預計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語文和歷史方向。體育特長生包括足球和武術兩個方向。二十九中2025年特長招生計劃已經上報,將以教育主管部門公布為準。
通訊員 陳光才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黃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