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網絡上廣為流傳的那張較為清晰的圖片,表明沈飛公司打造的外界所謂“殲-50”,而且極有可能是艦載戰(zhàn)斗機,它再次進行了飛行測試。
據悉,中國網友拍攝到的短視頻和照片的地位,是在大連灣的上空。殲-50的再次驚艷亮相,拍攝效果要比2024年12月26日首飛拍攝到的影像資料可要清晰多了,引發(fā)了戰(zhàn)區(qū)、防務博客、航空愛好者、保加利亞軍事網等網站的廣泛報道。
第六代戰(zhàn)斗機沈飛的殲-50,再次進行飛行測試的照片,就連可伸縮的腹鰭,也都藏不住了。這種奇特的鉸接式翼尖,原本是藏在陰影里的。
再次進行飛行測試時,卻突然被彈了出來一般,似戰(zhàn)斗機的銳利“折疊刀”,仿佛能刺穿尾追的戰(zhàn)斗機的機頭,其實,它可以用作額外的控制表面,保持飛行時的穩(wěn)定性能。
殲-50,有著倒三角的造型,竟然連邊條翼都省略了,機體顯得極其絲滑,能當鏡子來照了。這個工藝的處理水平,堪稱做到了戰(zhàn)斗機的極限。
現在,網友已經很清晰地看到,殲-50的機翼與機身完全融合,采用了銳利后掠的蘭姆達機翼,配上了能伸縮的鉸接式全動翼尖,這種組合稱得上是全球獨一份了。
殲-50,將垂直尾翼硬生生地給砍掉了,現在,全球也就成飛公司已連續(xù)飛行測試五次外界眼中的“殲-36”這款第六代戰(zhàn)斗機能這么玩了。
標志著中航集團兩大戰(zhàn)斗機研制大廠,在第六代戰(zhàn)斗機的研發(fā)上,殊途同歸地選擇了放棄鴨翼、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讓雷達的反射截面積大幅度降低,提高了這兩款未來軍機的全向隱形性能。
殲-50,肋部采用無分流器超音速DSI進氣道設計,機腹側彈艙長度驚人,能容納霹靂-15(PL-15)遠程空空導彈,有網友揣測沈飛已為其搭載鷹擊-12超音速反艦導彈留足了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