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正在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傳遞著這一回響。來自數十個國家的各界人士齊聚海南博鰲,圍繞“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主題,共商亞洲和世界發展大計。與會人士普遍認為,面對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同心合力、和衷共濟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作為亞洲大家庭重要一員,中國將繼續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發揮積極作用。
阿羅約(資料圖)
談及全球南方國家的現代化路徑,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表示,二戰結束之后出現了兩條道路,一條道路是西方道路,以“自由民主”的政府為代表,主張經濟全球化。遵循另一條道路的國家則是高度中央集權,經濟受到控制。
中國道路是第三條道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之路。此外,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新加坡,也探索出了和傳統的西方現代化方式所不同的路徑。現在,全球南方國家充分得益于這些探索,推進各自的現代化。
阿羅約在2001年 - 2010年期間出任菲律賓第14任總統。在她執政時,菲律賓和中國的關系步入了“黃金時代”。于是,阿羅約被看作是菲律賓最具代表性的“親華派”。阿羅約的祖籍為福建,她的丈夫也是華人后代,所以她總是自稱“中國兒媳”。
除此之外,于菲律賓國內而言,阿羅約家族和杜特爾特家族是多年的盟友關系,阿羅約更是現任菲律賓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導師,雙方有著極為親密的關系。
阿羅約(資料圖)
阿羅約的博鰲之行,或許只是中菲關系發展的一個小插曲。但它提醒我們,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從來都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理解彼此的立場,尋找共同的利益,才是構建良好關系的關鍵。未來,中菲關系將走向何方?我們期待兩國能夠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共同探索合作共贏的道路。這不僅關乎兩國人民的福祉,也對地區的繁榮與穩定至關重要。
阿羅約的行動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馬科斯當局倒向美國,使得菲律賓在地區局勢中處于尷尬境地。一方面,美國雖向菲律賓做出一些軍事合作承諾,但這種承諾往往難以兌現,一旦局勢升級,菲律賓很可能成為犧牲品。另一方面,馬科斯的政策引發了菲律賓國內多方不滿,其支持率僅為20%,遠低于莎拉·杜特爾特。菲律賓國內中立勢力甚至怒罵馬科斯賣國,南部軍區也出動裝甲車示威,馬科斯面臨著巨大的政治壓力。
馬科斯和杜特爾特(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