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移民、大規模裁員、全面加征關稅、大砍政府開支……特朗普政府上任后亂拳開打,一系列國內外政策造成前所未有的動蕩。
當地時間4月5日,從東海岸到西海岸,以“住手!”(Hands Off!)為口號的反特朗普示威浪潮席卷全美50個州數十座城市,反對政府削減開支、打擊移民和關稅等政策,預計有超過60萬人報名參與全國各地的1200場抗議活動。
這也是特朗普年初上任以來遭遇的最大規模單日抗議活動。
4月5日,紐約曼哈頓爆發的游行示威活動。 《紐約時報》
綜合美聯社(AP)、《紐約時報》等多家美媒報道,本輪示威活動由150多個團體在全美50個州組織開展。
雖然很難估計人群規模,但組織者表示,已有超過60萬人報名參加示威活動。
抗議現場的一些示威者揮舞著美國國旗,偶爾會將國旗倒掛以示不滿。許多人,尤其是聯邦工作人員和大學生,因為害怕遭到報復而不敢公開表態。
與此同時,4月2日,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一出來,美國各地超市的物價可是蹭蹭上漲得讓人瞠目結舌,據說目前已經足足飆升了30%!
關稅引發的美國商品價格上漲,正引發一場場美國多地超市里的中國商品被當地民眾搶購一空,這一現象已經說明了特朗普關稅政策恐再次把美國推向高通脹泥潭。
目前美國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持續攀升,引發食品、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不斷走高,外加馬上到來的35%額外關稅,引發了憑借著高性價比優勢的中國商品成為了搶手貨。
“這架勢,感覺泡面都要被買斷貨,以后只能喝湯了!”
這兩天,有在美國的華人表示:當你隨便走進一家美國超市的食品區,人們像發現寶藏一樣,瘋狂地把中國產的紅燒牛肉味、老壇酸菜味等泡面往購物車里塞。
貨架上原本滿滿當當的泡面,甚至一些小眾口味的泡面眨眼間就被搶購得所剩無幾,都成為了搶手貨。
美國超市日用品區,大批美國人推著購物車在超市里穿梭,從精致的陶瓷餐具到實用的廚房小工具,再到柔軟舒適的床上用品都成為了美國民眾搶購的必需品。
除了美國超市食品區和日用品區外,目前美國超市的家電區也是呈現一片火熱搶購景象。
中國品牌的電視前圍滿了人,一位美國顧客興奮地說道:“這電視看起來太爽了,價格還比其他品牌實惠不少,必須買一臺回家!”
對此場景,路透社和彭博社也紛紛報道,稱美國成了自己關稅政策的最大輸家,不僅攪亂了全球貿易體系,還讓自己資產受損嚴重。
有美國網友稱,當地排隊領取食物的隊伍已經爆滿。
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皮革制品、衣服、農作物、金屬、羊毛等類別產品價格漲幅將超過10%。
“從牙膏到肥皂,能囤多少囤多少!”美國知名投資人馬克·庫班在社交平臺緊急喊話。
他的警告絕非危言聳聽:美國新關稅政策將導致今年通脹率飆升2.3%,食品漲價2.8%、汽車暴漲8.4%。
更扎心的是,即使購買“美國制造”,商家也會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稅務基金會測算,普通家庭年稅收負擔將暴增1900美元,而聯邦政府卻借此增收2584億美元——這波操作堪稱“劫貧濟富”。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關稅“子彈”精準擊中不同階層,耶魯大學數據顯示:低收入家庭年損1300美元,中產蒸發2100美元,富人則痛失5400美元。
對比之下,沃爾瑪貨架上的中國商品價格已飆漲30%,但民眾仍瘋搶,只因“中國供應鏈無可替代”。
中國商品被瘋搶恰恰證明:廉價日用品不是“可有可無”,而是民生剛需。
當泰國、越南無法承接產業鏈轉移,美國民眾只能吞咽關稅苦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