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c&en網站、新京報、抖音、科研圈等
因為一個劣質的注射器和做實驗時沒穿實驗服,這位研究生遭遇了嚴重實驗室事故,最后因傷勢過重去世,當時她才23歲。
謝里·桑吉的悲劇性死亡后,引起了學術界對實驗室安全的顯著關注,許多大學努力改善安全文化并付諸行動。
謝里·桑吉
然后,在此后的10年,還是有很多實驗室安全事故,令人心痛的發(fā)生。
掉落的活塞
2008年12月29日,謝赫拉巴諾·謝里·桑吉(Sheharbano “Sheri” Sangji)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實驗室中進行化學合成實驗。她使用的是一種叫做叔丁基鋰(t-BuLi)的試劑,這種物質在空氣中會自燃。
這是謝里·桑吉第二次處理這種危險物質,她剛成為研一新生不久。
根據(jù)她的實驗室筆記,當時,她正在使用一個60毫升的塑料注射器轉移總共160毫升的t-BuLi溶液。
但是,注射器卻并不像往常那樣安全可靠,注射器的活塞突然從筒體中脫出,接觸到空氣的t-BuLi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著火。
實驗室日志和燒了一半的注射器
誰成想,當時桑吉因為只戴著丁腈手套,沒有穿實驗服,沒有佩戴眼部防護裝備。她的衣服也跟著迅速燃火,一個實驗室的同門試圖用實驗服撲滅火焰,然后開始從附近的洗滌槽向桑吉身上倒水。
但一切都太晚了,實驗室主管、化學教授帕特里克·哈蘭(Patrick Harran)后來在調查人員面前回憶說:“她的衣服從腰部以上大部分被燒毀,她的腹部和手上形成了巨大的水泡——皮膚似乎要從她的手上脫離。”
加州職業(yè)安全與健康部門因導致桑吉死亡的工作場所安全違規(guī)行為對UCLA處以31,875美元的罰款。而教授哈蘭原面臨最高5年監(jiān)禁,后來,雙方在2014年達成協(xié)議,若哈蘭五年內履行條件(如社區(qū)服務、罰款等),指控可撤銷。
圖片來源:Al Seib/《洛杉磯時報》
哈蘭(右)與辯護律師奧布萊恩于2014年出庭時的畫面
桑吉的死亡和重罪指控震撼了化學界。
她的去世促使一些化學家嘗試改善學術實驗室的安全文化,以防止在自己的機構及其他地方發(fā)生類似的意外。
然而,可惜的是,自桑吉去世以來的十年間,大規(guī)模的系統(tǒng)性變革仍然遙不可及。一些嚴重的實驗室事故佐證了這一事實。
● 2015年,清華大學博士后研究員孟某健在一次氫氣爆炸中喪生。
●2010年,德克薩斯理工大學研究生Preston Brown在一次鎳肼高氯酸鹽爆炸中失去了三根手指并損傷了眼睛。
●2016年,夏威夷馬諾大學博士后Thea Ekins-Coward在一次氫氧混合氣體爆炸中失去了一條手臂。
時間的長河流逝后,桑吉的家人還在懷念她,父母每周至少會去一次她安葬的墓地看望她。
“我們將在生活中永遠感受到她的缺席。”桑吉的姐姐納文·桑吉說。
實驗室著裝
不能馬虎
除了那個劣質的注射器, 桑吉的事故發(fā)生后,很多大學開始嚴格規(guī)定研究生的實驗室著裝。
這還真不是一件小事。2023年,各大高校官微曾流行過拍科研變裝秀。
就有高校在這次變裝秀中,被罵了。山東一高校發(fā)的科研變裝視頻中,女生的服飾是短褲。
圖源:新京報報道
視頻一經發(fā)出引起熱議,網友紛紛討論:
實驗室穿短褲,是被導師罵少了了吧。
雖然曾是我母校,但是可以嚴謹一點,科研人穿實驗服露腿是要被導師罵的!
另有一位高校的科研人士表示:進入實驗室不穿實驗服,穿短褲進入實驗室,不扎頭發(fā)進入實驗室。這都是安全隱患,實驗室安全應該警鐘長鳴,防微杜漸,絕不是拿來跟風炒作的材料。
網友的警惕是較真嗎?諸多的案例告訴我們,還真不是,規(guī)范的實驗室著裝,是每個人都該銘記在心的實驗室守則之一。
86%的科學家認為實驗室安全
實際上一半人都經歷過不同形式的傷害
2013年,Nature曾發(fā)布一項調查顯示:2400名來自美國、英國、歐洲、中國和日本的科學家。86% 的人認為自己所在的實驗室是安全的,然而一半人都經歷過不同形式的實驗室傷害。30% 的受訪者曾經目睹至少一次“重大”實驗室傷害,超過四分之一的年輕研究人員曾經受傷,并且沒有向上級報告。
這項調查也體現(xiàn)了實驗安全意識的缺乏:只有 60% 的受訪者表示曾經接受過相關安全培訓,了解自己的研究可能接觸到的風險或有毒有害試劑。
不同資歷的研究人員對實驗安全的態(tài)度也并不相同,僅12%的年輕研究人員認為實驗安全“至關重要,優(yōu)先級超過其他所有事項”,但認同這一描述的資深研究人員只有 36%。
很多人表示,當自己指出實驗室中未被考慮的安全隱患時,可能會被貼上“那個煩人的家伙”的標簽。
研三的Megan E. Davis表示,自己在讀研時,因為使用易燃物質已經好幾年了,年輕的沖勁讓他覺得自己“刀槍不入”,他很難理解實驗室事故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自己曾對朋友說過的最多一句話就是:“我們真的需要討論這個嗎?難道我們不知道如何保持安全嗎?”但直到桑吉的事件發(fā)生時,他才意識到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培訓往往會被忽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家覺得自己一切都懂。
或許,實驗室科學家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來深刻的讓新手認識并學習到實驗室安全的重要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