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將爺
開局一張圖:
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中核集團發布這則喜報時的狂歡。
你看,連制作圖文的小編,也是一臉傲嬌吧!
你看,主標題上那個竊喜的小婊情,好多心機。
這次,中核拿出了1730個核心崗位,竟讓百萬天下英才趨之若鶩,這樣的場景,恐怕在人類招聘史上都是罕見的。
我有個建議,中核不妨以此沖擊一下吉尼斯紀錄。
但,如今看來,就只能是一份恥辱記錄了。
只要不是腦殘,都能看出,這份喜報,只是一家企業的炫耀,而不是天下求職者的福音。
恰恰相反,這種喜報,更像是一次群體性羞辱,是在對數以千萬計困在求職漩渦的人們傷口撒鹽。
所以,在這則喜報發布后,中核并沒有收到普天同慶、喜大普奔的回應。
恰恰相反,反而成了一次大型翻車事故,由此引發的憤怒與悲鳴,遍布網絡深處。
茲事體大!
中核作為頂級央企,隨后,一臉尷尬地刪除了這則喜報!
說實話,如果不是畏懼這家央企太過強大,今天,我是要想狠狠懟上一番的。
這事做的,還有人文素養嗎?還有良知悲憫嗎?還有媒介素養嗎?
中核確實是一家牛逼哄哄的央企,外界還傳說“薪資豐厚還有8險3金”,但,這種牛逼,不應該體現在創技創新上嗎?不應該體現在“卡美國脖子”上?
遺憾的是,中核高高在上,展示的只用“用工優越感”。
在無數年輕人苦就業久矣的當下,這么做,不止是格局小了,更是良心丟了。
算了,我一忍再忍,還是得忍。
真不能批了,不然,這文章,得成這份喜報的陪葬品。
那,下面,我就理性做一下大數據分析,說說這份喜報的深層意味。
此次中核春招,覆蓋全國10座城市、14所頂尖高校,聯動百余家成員單位,釋放1730個核心崗位。
據數據分析指出,較之2024年,這次春招數字,其實是大幅減少了。
這背后,或有改革的深層次問題。
但,不論如何,這還是說明,頭部央企,并沒有帶頭承擔起緩解就業的社會責任。
2025年,僅應屆畢業生就有 1222 萬。
也就是說,僅中核這一家央企,就吸引了近2% 的求職者。
我剛剛計算了一下,這種錄取率,說是萬里挑一,毫不為過。
太難了!
你們可能只看到1196273份簡歷是個數字,而對我這種經常和學生打交道的人來說,我看到的是一個個學子填表時焦慮的心。
我在想,如果把這近120萬簡歷打印出來,摞成疊,絕對要超過一幢摩天大樓的高度。
我又在想,如果按照招聘方設置的網申流程填寫,走完諸如性格測試、職業測試、行業認知之類的表達程序,所有人所有時間加起來,一定就夠過上幾輩子的。
這樣的虛置和浪費,何嘗不是一種公共隱痛?
沒有在深夜里被找工作填表折磨到發瘋的年輕人,都不足以談人生。
正因如此,很多人對中核這份喜報,才會憤怒地表達:
“這是拿我們的痛苦當勛章嗎?”
現在,中核已經把這個喜報刪除了。
這時候,我想真誠對中核說,此事唯一價值,就是多些寬容,讓大家痛罵一番,釋放一下,消減內心的積郁,也算是一絲彌補。
面對批評,中核,我勸你善良。
最好的正名,就是走向冷靜和理性,告別嬌氣,拿出靜氣,多在科技和市場方面拿出點值得炫耀的東西。
近120萬份簡歷,是1222萬畢業生焦慮的時代表情。
對此,我們不能假裝看不見!
當然,我也得多解釋一下,為何對中核這份喜報如此充滿惡感。
前幾天,到高校做講座,原定提問環節是半小時,結果延長到一小時。
學生的提問,全是關于就業!
講完后,還是有大量學生跟著我,追出教室,追到外面,在不停探詢——我們還有未來嗎?
那時,夜也深了,天空下著雨,校園馬路邊的燈光昏黃,映射著那些年輕人焦慮的目光。
悲歡是理性,樂觀是選擇。
對年輕人,我永遠不會說半句消極躺平的話,我窮盡自己的思維和表達,只想讓他們看見光,感到溫暖。
當前,就業就是最大的民生。
對很多主體來說,面對龐大的就業市場需求,確實是杯水車薪。
但,每個主體又都是有選擇的,沒有崗位的時候,還應該有關懷。
然而,中核這份喜報,真的太自私自利了,失去了起碼的體面與體恤。
各位,世道變壞,就是從只見自己、不見眾生開始的。
在這樣的年代,給年輕人多點細微體貼,多些細節溫暖,才能讓悲觀者有力,絕望者振作。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心系蒼生,拯救生命。
這,就是中核集團這份喜報快要把我看哭了的原因!
PS:全文完。共1632字。今天寫個短文,內心很憤怒,寫是很克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