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4日,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大幅收跌,標普500指數跌5.97%,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本周收跌9.08%,創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5.82%,較歷史最高收盤紀錄下跌超過20%,確認進入技術性熊市區間。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5.5%,收盤較歷史最高收盤紀錄低逾10%,確認進入修正區間。本周美國股市遭遇五年來最慘烈一周。
市場恐慌情緒進一步攀升,海外股市共振調整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erry Chen指出,美國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通脹風險,并且拖累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也大幅提升。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后,市場恐慌情緒進一步攀升。
數據顯示,衡量投資者恐慌情緒和市場風險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指數(又稱“恐慌指數”)在4月4日暴漲逾50%,此前一天,該指數大幅上漲近40%,顯示市場恐慌情緒仍處于高位。
Jerry Chen認為,白宮強調將推動制造業回流并為在美國本土生產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那些在海外設廠的企業將失去稅收優惠,且其進口商品將面臨懲罰性關稅。這些措施已開始對美國市場產生影響,因其可能推高原材料與進口商品成本,從而帶來通脹壓力,最終反映在更高的生產成本和更低的企業利潤率上。
許多科技公司依賴海外生產關鍵零部件,關稅上漲可能提高終端產品價格,降低消費者需求,也將抬高供應鏈成本并削弱盈利能力,市場將這些新關稅政策視為對科技行業的直接打擊。疊加市場信心脆弱,短期內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可能繼續承壓。
從市場表現來看,近日美股大型科技股表現疲軟。當地時間4月4日,特斯拉跌超10%,英偉達、蘋果跌超7%,臉書跌逾5%,亞馬遜跌超4%,微軟、谷歌跌超3%。當日費城半導體指數跌7.6%,美股芯片股美光科技跌超12%,英特爾、邁威爾科技、微芯科技跌逾11%,ARM跌超10%。
華西證券海外策略分析師王一棠認為,美股陷入一輪較大幅度的下跌可能性加大。由于美股整體估值處于偏高位置,且美國經濟基本面問題、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和特朗普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預計即使未來短期經歷超跌反彈之后,美股市場仍容易出現進一步下跌。此外,由于美股估值普遍偏高,標普500信息技術、非必需消費、醫療保健、工業、金融行業指數也容易出現承壓,這些行業內有部分重要個股容易出現回調。預計即使未來短期經歷超跌反彈,部分重要科技股還將出現進一步下跌。
此外,當日歐洲股市三大股指延續集體大跌走勢,截至收盤,英國倫敦股市富時100指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95%;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26%;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較前一交易日下跌4.95%。本周以來,英國富時100指數累計下跌6.97%,法國CAC40指數累計下跌8.1%,德國DAX指數累計下跌8.1%。
4月4日,除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以外,亞太股市多數出現下跌,尤其是日本股市,日經225指數盤中一度下跌超過千點,最終收跌2.75%,近兩個交易日累計跌幅超5%。其他主要股指如韓國綜合指數、富時新加坡海峽指數等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部分跌幅超過2%。
王一棠指出,由于部分歐洲重要股指的PB(市凈率)普遍偏高,疊加美股波動的聯動性影響以及特朗普關稅態度的影響,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以英國富時100、法國CAC40、德國DAX為代表的歐洲重要市場指數還容易出現震蕩。預計日本東證指數未來一段時間將出現進一步回調;日本市場多數成長和多數價值行業容易出現進一步調整。
國際原油和黃金價格全線大跌
當地時間4月4日,國際貴金屬期貨亦大幅收跌,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6月黃金期價收盤下跌2.11%,本周累計下跌1.83%。當天5月交割的白銀期貨價格收跌幅7.57%,本周累計下跌15.15%。
當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關稅可能導致通脹上升、經濟增長放緩,美國失業風險上升。潛在的關稅可能會對通脹產生持續影響,美聯儲有條件等一等再考慮是否調整貨幣政策。
五礦期貨研究中心投研經理蔣文斌表示,美國關稅政策風險是驅動國際金價表現強勢的主要因素,當前關稅風險逐步釋放,貴金屬交易的主要邏輯將逐步回歸美聯儲貨幣政策預期,美聯儲貨幣政策表態偏謹慎,當前金銀價格存在下跌風險,銀價存在更為明顯的回調空間。
當地時間4月4日,紐約商業交易所WTI原油期貨(輕質低硫原油期貨)5月合約下跌7.41%,結算價報每桶61.99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期貨6月合約下跌6.50%,結算價報每桶65.58美元。盤中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一度跌至60美元附近,布倫特原油期貨6月合約一度跌至64美元附近,均為四年最低水平。按指標合約計算,本周WTI原油期貨5月合約下跌10.6%,布倫特原油6月合約下跌9.9%,均創2023年3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海通期貨原油負責人楊安指出,兩個利空因素疊加導致近日國際油價暴跌。一方面,美國宣布對多國商品加征關稅,釋放出強烈的全球衰退信號,并引發全球貿易摩擦升級和市場恐慌,投資者紛紛轉向避險資產。另一方面,OPEC+突然宣布從5月起每日增產41.1萬桶原油,遠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產量。需求擔憂與供給沖擊同時釋放,直接擊穿原油市場多頭的心理防線。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張曉翀
編輯 張晗
校對 趙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