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買的33樓,一開始住進去真的很美,但是一段時間以后就發現,高樓層其實也同樣存在不少的缺點。
關鍵是這些缺點根本解決不了,還影響生活質量。
所以去年,我果斷結束了三年高樓住宅生活,搬進了舊小區,如今居住半年了,發現和原來住高樓相比,差距不是一點點。
這一期,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真實居住體驗,
.01
為什么要賣掉高層33樓住宅?
1、生活成本太高了
生活在高樓住宅,其實日常的生活成本是比較高的。
首先,高樓層住宅的公攤面積都是比較大的。外界都傳,一般高樓住宅的公攤面積在15-25%左右,但實際上,有的公攤面積更高。
像我原來那個房,建筑面積110多平米,實際居住面積只有90平左右。買這樣的房子,就意味著需要花費更多的錢。
而且,每月的物業費、取暖費等,還需要算上公攤面積,110平米的房子,每月物業費就要420元,一年就要5000多塊。
另外,高樓的停車費也不便宜,租一個車位,除了400塊的車位費,還有50塊的管理費。物業+停車,一年就要一萬多塊。這筆錢是再怎么節省,也少不了的。
而且,高樓設備設施更多,以后每月的設備維護保養費也更貴。
2、出行不方便
都說高樓層電梯出行,特別方便。但是我住了三年,感覺最不方便的就是出行,因為住在33樓,離地面太遠,每天出行只能依賴電梯。
但住的高,等電梯就特別痛苦,尤其是早晚高峰期,每天等電梯都得花好幾分鐘,嚴重影響出行。
而且一旦電梯故障或者維修,尤其是下班回家遇上這種情況,整個人心情就跌入谷底。
好幾次回家遇上這種情況,從一樓爬到33樓,感覺整個人都累癱了。
3、安全隱患更擔憂
住在高樓層最大的隱患就是:一旦遇上緊急情況,逃生簡直就是無望。
因為高層的逃生路線非常長,就會增加更多的風險。
而且,很多家庭都和我們一樣,當初裝修為了好看,特意做的落地窗,其實這種窗戶缺點特別多。
一旦出現大風天氣,窗戶就晃動的厲害,如果窗戶質量不是很好,隨時都可能自爆,特別擔憂。
.02
搬回進舊小區的優勢很明顯
1、生活成本很低
第一天搬進舊小區步梯房,特意去了解了一物業費等各項費用,總的算下來,居住成本只要原來高樓層的1/10左右。
比如,沒有電梯維護費,沒有供水高壓費、物業費每月只要60多、停車費只要25元/月,總的加起來,每月的居住成本只要100塊左右,一年起碼省了上萬塊。
而且,步梯房的房價還便宜,不僅前期省去了較大的開銷,后期每月還貸壓力比高樓層減輕2/3。
其實,對于我們這種預算不足的家庭,買步梯房的壓力真的要小很多,而且住著還更舒服。
2、日常出行更方便
高樓層每天出門都得等電梯,不然爬樓整個人就要感覺累癱。要是電梯出現故障,就會嚴重影響出行。
像我們原來的鄰居家,老人在家不小心摔倒,正巧又遇上電梯故障,老人疼得直冒汗,年輕人急得團團轉,高樓層電梯問題真的很壞事。
而居住在步梯房就沒有這個缺點了,因為樓層比較低,出行可以直接走樓梯。
最重要的是,一旦遇上突發情況,可以及時疏散,逃生容易,更能很好的保證我們和家人的健康。
3、社區氛圍很好
以前住高樓層,感覺鄰居之間特別陌生,住三年了,整個小區的氛圍也不太好。
但是住進舊小區以后發現,這里很不一樣,社區氛圍特別好,鄰里之間總能互相幫助,遇到什么事情也都能有一個照應。
最主要的是,舊小區基本上都位于城市核心區位置,旁邊學校、醫院、商超、地鐵等等,基礎的配套設施比特別齊全,住在這里生活更加便利,而且出行也更方便了。
4、環境安靜舒適
我覺得,從高層電梯房搬到步梯房,還有一個最大的感觸就是,舊小區特別的安靜,沒有高樓層電梯運行的噪音影響,每天睡眠質量都變好了。
關鍵是,舊小區的綠化率更高:樓宇之間,郁郁蔥蔥的園林綠化,干凈整潔的路面環境,景觀廊架上不時傳來鳥兒的晨鳴聲…
每次走進小區回家的路上,總感覺進入了世外桃源一樣……這樣的居住環境,讓我覺得生活質量直線上升。
你覺得,居住在高層舒服?還是居住在步梯房更舒服呢?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居住體驗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