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陳秋圓 發自北京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2025年4月5日(清明假期第2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4932.0萬人次,環比下降13.3%,比2024年同期(清明假期第2日,下同)增長5.0%。
其中,鐵路客運量1368.3萬人次,環比下降31.9%,比2024年同期增長2.8%。
公路人員流動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公路營業性客運量)23267萬人次,環比下降12.1%,比2024年同期增長4.9%。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人員出行量19930萬人次,環比下降12.7%,比2024年同期增長5.7%;公路營業性客運量3337萬人次,環比下降8.6%,比2024年同期增長0.6%。
水路客運量127.4萬人次,環比增長44.85%,比2024年同期增長25.67%。
民航客運量169.3萬人次,環比下降5.4%,比2024年同期增長11.8%。
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馬牧池鄉西寺堡村梨園內,游客在梨樹下拍照。春暖花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人們出游踏青,盡享春光。 新華社發
清明節前后,也正好是春暖花開、踏青賞花的時候,知名寺廟景區成為賞花“頂配”,人們到千年古剎中參加傳統文化順道探尋春的蹤跡。日前,海外網紅Speed(甲亢哥)到河南鄭州登封少林寺學藝的直播視頻也吸引了很多人關注。
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期間全國各地知名寺廟類景區人氣較日常均值上升了200%以上。其中,人氣較高的寺廟類景區主要有:武漢古德寺、蘇州寒山寺、西安大興善寺、南京雞鳴寺、紹興新昌大佛寺、揚州大明寺、錦州奉國寺、鄭州少林寺、大同懸空寺、臺州國清寺等。熱門寺廟不僅有傳承千百年的傳統文化活動,同時還有各自的春季“鎮寺名花”。例如,南京雞鳴寺的櫻花,揚州大明寺的山茶花,上海東林寺的櫻花、桃花、海棠花,北京潭柘寺的玉蘭花等等,在寺廟古建的映襯下顯得非常“出片兒”。
交通出行保障方面,安徽省交通部門加強科學研判,全力保通保暢。針對5個易擁堵路段、4個大流量收費站和7個繁忙服務區,制定差異化疏堵保暢方案。在重點區域臨時布設309個應急救援點,采取“駐點+流動”工作模式,及時干預路面各類突發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擁堵狀況的發生。合肥火車站密切關注客流變化,適時增加安檢查危通道力量,動態調整進站流線,合理延長旅客走行線路,發揮15分鐘急客通道作用,提高旅客進站效率。同時,科學調整檢票時間,加強待檢隊伍整理和宣傳引導,關注好“一老一小”等重點旅客引導組織。合肥機場根據客流情況及時增開值機柜臺與安檢通道,重點關注老弱病殘孕等特殊旅客需求,為急客、首乘旅客提供全鏈條服務。位于合肥地鐵2號線南崗站的“空軌專線”,將為旅客提供免費接駁服務。
清明疊加候鳥返程,進出海南島車輛明顯增多,海峽股份多措并舉,全力保障旅客旅程舒心、順暢。海安航線投入49艘船舶,其中47艘客滾船和2艘甲板貨船,采取“基礎班期+加班”的運輸模式,合理調度運力、提高船舶周轉率,保障高峰期快速疏運待渡車輛。設施保障方面,新海、秀英兩港共投入29個泊位,根據車客流情況,動態調整車輛、旅客安檢和檢票通道,實行“獨立分區+數字車場”精準配載,有效縮短高峰期車輛旅客在港等待時間。進港秩序管理方面,針對瓜果貨車出島高峰,開通綠通貨車“綠色通道”,通過“預約進港+前置分流”實現待渡車場高效周轉。優化碼頭前沿排車方案,實行“提前放車待渡、船舶即靠即裝”作業模式,配合24小時數字化車場監控系統,有效壓縮貨車登船時間。設置樞紐團隊旅客集散區,對接購票信息,提前出票,提升團隊旅客通行效率。創新采用電瓶車接送貨車司機辦理購票手續,提供貼心服務。增派志愿者駐守關鍵點位,配備輪椅、急救箱等便民設備,為特殊群體提供“一對一”全程引導。推出“方言服務崗”,破解老年旅客溝通難題,讓跨海之旅更顯溫情。
江西省交投集團九龍湖收費所以清明傳統節日為契機,組織開展“巧手做青團 溫情送司乘”主題活動,“高速映山紅”志愿者們請過往司乘人員品嘗“清明的味道”。活動現場,收費站還設置了“清明出行服務臺”,為司乘提供路線咨詢、應急藥品、飲用水、ETC 售后發行等便民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