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春濃迎賓客,兩江潮涌聚賢能。2025年4月5日,由心血管代謝聯盟、重慶市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心盟心血管代謝健康研究院聯合主辦,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協辦的第三屆國際心血管代謝大會在美麗的山城重慶盛大開幕。本屆大會聚焦“人口老齡化與心血管代謝異常”的最新臨床診療和科學研究進展,來自國內外心血管病學、內分泌學等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心血管代謝領域的前沿話題與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為全球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防治貢獻智慧和力量。
開幕致辭
攜手同行,在楫揚帆,助力我國心血管代謝健康進步
大會開幕式由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羅素新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祝之明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學中心曾春雨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陳璐璐教授聯袂主持。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羅勇教授為大會致開幕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張運院士共同作嘉賓致辭;大會主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霍勇教授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代表大會組委會致歡迎辭。
羅勇院長代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向蒞臨大會的領導、專家及同仁們表達了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謝意。羅勇院長強調,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紊亂是當今社會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不僅關系到個體的生命質量,更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健康水平和經濟發展。此次盛會為我們搭建了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匯聚了眾多造詣深厚的學術泰斗和領軍專家,圍繞心血管代謝疾病和當下熱點問題開展深度探討,全景呈現國內外在心血管代謝疾病防治中的新思路、新突破和新策略。希望大家博采眾長,增進交流,開拓視野,共同推動心血管代謝防治事業邁向新高度。
葛均波院士首先回顧了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歷史淵源,并對其在心血管代謝領域取得的突破給予了高度評價。葛均波院士發表了對心血管代謝學科發展的深刻洞見,同時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他指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代謝在心血管疾病發生發展中的重要性愈發突顯,臨床醫生應該認識到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相關危險因素之間的緊密聯系,加強對代謝危險因素的管控,持續改善全球各國人民的心血管健康。
張運院士在致辭中表示,心血管代謝疾病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重大挑戰,加大對心血管代謝領域的研究與相關疾病的防治力度至關重要。近年來,隨著精準醫學、多學科融合以及創新藥物研發的快速發展,心血管代謝疾病的診療水平有了顯著提升,然而面對日益復雜多變的疾病防治形勢,我們仍需不斷深化深化機制研究,優化疾病防治策略。希望大家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展示國內外心血管代謝疾病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的深度融合,為心血管代謝事業注入新的活力。
霍勇教授對與會的中外專家表示了熱烈歡迎與誠摯感謝,并對大會的使命進行了清晰地闡釋。霍勇教授指出,心血管代謝研究在新理念、新證據、新指南和新干預手段的推動下愈發受到重視,多學科整合已成為心血管疾病和代謝性疾病治療的重要方向。希望通過本次大會進一步推動各學科融合,促進心血管代謝領域的臨床研究和實踐。
紀立農教授強調了跨學科協作對心血管代謝疾病防治的深遠意義。他表示,心血管代謝聯盟自2021年成立以來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聯合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和腎病科等相關學科進行了深入、豐富的學術交流,更重要的是通過制定專家共識和指南,并在基層宣傳和落實,為我國心血管代謝相關疾病的防治奠定了良好基礎。期待在本次大會上,心血管代謝相關學科的同道們能夠充分交流,共同促進我國心血管代謝事業發展。
羅素新教授、祝之明教授、曾春雨教授、黃愷教授和陳璐璐教授主持開幕式
心血管代謝聯盟青年委員會成立&授聘儀式
跨越山海,全新啟航,共繪心血管代謝健康藍圖
隨后,“心血管代謝聯盟青年委員會“在本屆大會上正式宣告成立,并舉行了授聘儀式,吸引了眾多與會嘉賓的目光。心血管代謝聯盟青年委員會由霍勇教授和紀立農教授擔任顧問,黃愷教授和陳璐璐教授為主任委員。在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石蓓教授的主持下,霍勇教授和羅勇教授共同為主任委員陳璐璐教授和黃愷教授授牌。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杜萌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高秀芳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何旭瑜教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黃曉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孔雯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馬宇航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王成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鄭翼教授擔任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包麗雯教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蔡玉立教授、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汪艷教授擔任秘書長。
霍勇教授、羅勇教授、陳璐璐教授和黃愷教授為副主任委員和秘書長頒發證書
主旨報告
豐富多元,高屋建瓴,全景呈現心血管代謝學科前沿成果
聚焦國內外學者的交流互動與前沿成果共享,大會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帶來了高屋建瓴的主旨演講,為參會者帶來一場饕餮學術盛宴。
葛均波院士分享了其團隊在心血管代謝疾病領域的研究成果。通過多項研究,證實了腸道微生物、心肌能量代謝和心肌保護與心血管代謝疾病的相關性。針對相關靶點開展治療或可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進一步改善預后。
張運院士圍繞二十碳五烯酸(EPA)與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之間的共識與爭議展開論述。EPA的多重機制提示其對高危ASCVD患者具有獨特益處,進一步闡明EPA的多因素作用,將有助于發現ASCVD的治療新策略。
紀立農教授分享了心-腎-代謝綜合征(CKM)的疾病負擔和應對策略。預防和治療肥胖是預防CKM綜合征和改善自然病程的重要策略。未來仍需開發更有效的治療肥胖、心衰、慢性腎臟病的藥物來改善CKM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結局。
霍勇教授介紹了來自ACC 2025的最新研究證據,如大劑量他汀和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阻滯劑用于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INOCA)患者、腫瘤患者抗凝、司美格魯肽改善改善外周動脈疾病(PAD)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等,為心血管代謝疾病治療指引了方向。
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韓清華教授和河南省人民醫院袁慧娟教授的主持下,陜西省人民醫院壽錫凌教授、天津市胸科醫院蘇文凌教授、遼寧省人民醫院侯愛潔教授和天津市胸科醫院李春潔教授圍繞AI數字人及多學科創新在心血管代謝疾病管理中的應用等相關話題展開精彩討論。心血管代謝疾病已成為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AI時代的到來為其管理帶來新的機遇,通過深度融合AI數字人及多學科創新,心血管代謝疾病管理有望從被動治療邁向主動預測與個體化干預。未來仍需進一步探索AI數字人及多學科創新的融合方式,打破學科壁壘,實現多學科整合。
新南威爾士大學Jason Kovacic教授分享了心臟代謝性疾病的新認識。他表示,系統生物學已然“發展成熟”,為冠狀動脈疾病以及其他復雜疾病的遺傳性和因果關系提供了重要見解。它提供了一種無偏倚的方法,用以識別能夠影響整個基因和蛋白質網絡的強大治療靶點。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趙家軍教授以“從脂毒性和泛脂毒性”為題進行了精彩講解。趙教授指出,“脂毒性”概念的局限性促使我們提出“泛脂毒性”概念。脂代謝異常可導致全身多種系統疾病,未來可進一步闡明脂質代謝異常與疾病的聯系機制,為發現新生物標志物和精準干預靶點提供重要依據。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錢菊英教授詳細闡述了《泛血管疾病代謝異常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的要點。代謝危險因素是泛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泛血管疾病患者的代謝管理涉及多個專科,且代謝管理相關專科治療藥物和技術的發展較快,亟需進行多學科協作。本共識結合了現有的循證證據和專家意見,為代謝危險因素的管理和疾病防控提供參考,貢獻力量。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曾天舒教授、海口市人民醫院陸士娟教授的主持下,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雷閩湘教授、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孟照輝教授、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王桂俠教授、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楊靜教授和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金盈教授聚焦心血管代謝領域轉化醫學如何實現閉環以及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快速迭代等問題展開討論。一方面,多學科協作是實現閉環的關鍵,心血管與代謝疾病需深度融合,通過院內多學科聯合診療和院外健康鏈(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形成全周期管理。另一方面,全周期管理過程中面臨諸多挑戰,在疾病防治過程中發現問題,并通過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實現臨床轉化,將新型藥物和手段應用于臨床至關重要。
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孔祥清教授深入解讀了內臟脂肪-腦神經軸信號參與代謝紊亂相關疾病發生的機制與臨床轉化。孔教授強調,內臟脂肪-下丘腦神經信號軸可能是與疾病關聯最緊密,對生理功能影響最小的傳入神經軸,最具轉化前景。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童南偉教授從STEP研究入手探討了抗肥胖藥物的心血管代謝獲益。肥胖通過多種機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國際指南推薦超重肥胖人群進行減重以保持心血管代謝健康。STEP系列研究證實了司美格魯肽2.4mg可以顯著減輕體重,同時顯著改善多種心血管代謝風險因素,降低心血管代謝疾病風險。
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黎勵文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鄭超教授的主持下,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都渝教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劉建萍教授、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沙勇教授和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蔣升教授圍繞代謝調控在驅動衰老進程中所起的作用等相關話題分享真知灼見。代謝異常是心血管疾病及衰老的重要風險因素,可通過慢性炎癥、氧化應激和線粒體功能障礙等多種機制加速衰老。未來抗衰老研究或可從內分泌激素調控角度深入開展,期待新的抗衰老方法、手段和理論的涌現,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
在開幕式的尾聲,羅素新教授和祝之明教授對所有蒞臨大會的領導、專家及同仁們表達了感謝。心血管代謝疾病是全球醫學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健康中國2030戰略中亟待攻克的關鍵領域。本次會議期間,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心血管代謝領域的諸多學術話題展開深入探討,這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獨到的見解,將為我國乃至全球心血管代謝領域的發展提供極具價值的策略與方法。這不僅是一次學術交流盛會,更是一次智慧與思想碰撞的盛宴。期望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新血管代謝研究邁向新的高度。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