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離婚的曾女士來到句容市民政局
卻意外得知
她在兩省三地還有三段
莫名其妙的婚姻登記
因情況復雜
又缺乏可直接予以
撤銷的法律依據
民政局也犯了難
查證
被冒名登記結婚
2004年5月,來自貴州的曾女士與男友在句容市民政局登記結婚,之后夫妻倆一直生活在句容,并育有一兒一女。2024年5月,因家庭矛盾,曾女士到句容市民政局申請離婚,卻被工作人員告知,她在江西德興與鄭某、江蘇如東與劉某、江西樂安與陳某,分別存在婚姻登記記錄。
“你要離的到底是哪段婚?”民政局工作人員的情況反饋和問詢讓曾女士徹底蒙了。自己哪來的那三段婚姻?
莫名“被結婚”的曾女士焦急又委屈。她立即向三地的民政局反映問題,并要求撤銷婚姻登記。然而,因缺乏法律依據,三地民政部門都不約而同地表示無法直接撤銷登記。
后經檢察和公安機關借助人臉比對技術,一名貴州籍的童姓女子比中率高達99.54%,并且這個童某曾在2016年因以婚戀方式詐騙他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至此,辦案組可以確認,正是該童姓女子冒用了曾女士的身份與其他三人進行了婚姻登記。在多方的努力下,曾女士的冒名婚姻被撤銷,
解結
被騙彩禮退還原主
曾女士撤銷婚姻登記的訴求
雖然得到解決,
但在她和劉某的心中,
還有一塊石頭沒有落地。
這劉某是誰?
原來劉某2006年和冒用了曾女士身份的童某結婚時,給了1.2萬元的彩禮,而童某收到彩禮后,就消失了。后經公安機關查明,童某盜用曾女士的身份信息不僅多次登記結婚,還專門辦理了一張銀行卡,用于接收騙婚受害人的轉款。劉某的1.2萬元彩禮錢正是打入了這張卡。曾女士這時也恍然大悟:“我還奇怪,怎么銀行老說我信用有問題,有被凍結的賬戶。這么多年了,我用同一家銀行的卡取現都受限制。”
承辦檢察官屢次嘗試與法院、屬地銀行進行溝通協調,最終確認這筆塵封近20年的彩禮應屬不當得利。3月12日,法院將1.2萬元執行款匯至劉某的賬戶。至此,這起橫跨三地的冒名婚姻登記案終于畫上了句號。
內容來源 | 檢察日報·政和周刊
編輯 | 張玥
校對 | 侍文
審核 | 張瑋
點亮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