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3日凌晨,華盛頓拋出的"關稅核彈"在聯合國貿發會議總部引發劇烈震動。特朗普政府簽署的行政令猶如打開潘多拉魔盒,宣布對中國(含港澳)輸美商品全面加征34%關稅,這項無視WTO規則的政策瞬間引發全球供應鏈地震。數據顯示,該關稅幅度創下美國近30年來單次加稅最高紀錄,涉及商品規模超過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5倍。
面對美方單邊加稅的霸權行徑,中國強硬反擊——對美國輸華商品對等加征34%關稅。與2018年貿易戰不同,這次反擊精準鎖定半導體材料、農業機械、醫療設備等美國核心產業。
更令市場震動的是,中國同時宣布啟動稀土出口管制程序,這項戰略級反制措施直接沖擊美國軍工和新能源產業鏈。研究院專家李明指出:"此次反制不僅體現對等原則,更展現我國產業體系的戰略縱深優勢。"
除此之外,美國霸凌行徑還意外促成全球貿易史上罕見的聯合陣線。歐盟委員會4月3日晚間緊急通過"盾牌法案",擬對價值24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恢復懲罰性關稅,清單中既有哈雷摩托、波本威士忌等文化符號產品,更包含云計算、數字服務等新興領域。
加拿大則宣布重啟對美鋁制品"國家安全調查",南美共同市場同步啟動農產品反傾銷程序。截至4月5日,已有28個經濟體加入反制行列,形成包圍美國的"關稅孤島"。
特朗普或許未曾料到,自己的關稅大棒揮出后,最先嘗到苦果的竟是美國民眾。4月5日正午,華盛頓紀念碑前的抗議人群綿延3公里。由碼頭工人、農場主、科技從業者組成的示威隊伍打出"要工作不要關稅"的巨型橫幅。
全美1200場示威活動中,最醒目的標語寫著"特朗普的關稅,我們的賬單"。得克薩斯州農機協會主席在抗議現場控訴:"中國反制關稅讓本州農業損失超40億美元,這相當于每個農場主要白種300英畝棉花!"
與此同時,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電子屏被恐慌性拋售染成血紅。4月5日,道瓊斯指數單日暴跌7.2%,創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更觸目驚心的是民生代價:全美零售聯合會測算顯示,新關稅將使普通四口之家年支出增加5800美元。
在洛杉磯港,堆積如山的中國集裝箱開始腐爛,而沃爾瑪貨架上的電子產品價簽已更換三次。"我們正在經歷現代版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不過這次是美國政府往自己港口倒美元。"經濟學者彼得森在CNN節目中如此評論。
面對內外壓力,特朗普在4月5日深夜連發12條推文,尤其是談及中國的反制,他聲稱中國遭受的損失會比美國多得多,中美之間的損失沒有可對比性;并表示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場經濟革命,雖然艱難,但美國會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最后還不忘加上標志性的一句“我們將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
從特朗普的話語中不難看出,他終于承認與中國打關稅戰并非易事。在面對歐盟、加拿大等問題時,他都未用過“堅持住”這樣的表述,唯獨對中國時,不得不使用這種方式來鼓舞士氣。然而,面對中國的堅決反制和世界多國的共同抵制,特朗普這番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論調毫無意義。
據《華爾街日報》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已提交2300份關稅豁免申請,是中國企業的4.6倍!美國大規模的示威、股市的暴跌、民眾支持率的下降,以及國際上眾多國家的反制,都表明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引發眾怒,美國正為自己的短視和霸權行為付出沉重代價。
這一場貿易博弈,中國有底氣、有決心,也有能力捍衛自身利益。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個月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增長21%,同期中美貿易下降19%。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4月6日宣布加速"去美元化"進程,擬建立歐元結算的能源貿易體系。新加坡國立大學鄭永年教授指出:"當28個國家選擇用腳投票時,說明單極霸權時代正在落幕。"
歷史將記住這個四月:當美國試圖用關稅大棒維系霸權時,回應它的是中國堅定有力的反制、28國聯盟的集體覺醒,以及美國民眾憤怒的吶喊。這場全球性的"去霸權化"浪潮揭示著新時代的生存法則——任何違背經濟規律、踐踏多邊主義的行徑,終將承受歷史的審判。正如布魯金斯學會最新報告所言:“2025年或將成為美元霸權瓦解的元年,而導火索正是華盛頓自己點燃的關稅戰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