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
文|小鵝
編輯|沐言體育
前言
在全球經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當下,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宛如巨石投入原本還算平靜的湖面,攪得美國消費市場一片混亂。
美國民眾焦慮情緒蔓延,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命運也迎來戲劇性轉折。
圖源網絡
那么這場因貿易政策引發的風波,最終將如何收場?又會給全球經濟格局帶來哪些難以預測的改變?
中國商品成“香餑餑”
4月2日,當特朗普簽署的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一經宣布,美國民眾瞬間被緊張的情緒所籠罩。
信息來源:新華社——2025-04-05一周看天下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
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紛紛發出警告,加征關稅必將導致物價飛漲,而最終這些成本都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這就如同一個即將被點燃的火藥桶,讓美國消費者們坐立不安。
信息來源:中國日報網——2025-04-04美國專家:關稅成本會轉嫁給消費者
恐慌情緒迅速在人群中蔓延,美國各地的超市成為了這場風暴的中心。
原價89美元的工具漲到129美元,中國商品被搶劫一空,導致美國網友破大防稱:菜都買不起了!
信息來源:華聲在線——2025-04-05美國超市物價暴漲30%,美國網友破大防:菜都買不起了
民眾們開始瘋狂囤貨,而中國商品更是成為了他們爭搶的對象。
在各大超市里,往日整齊擺放著中國商品的貨架變得空空蕩蕩,被搶購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從廚房用具到電子產品,從家居小物到日常服飾,只要是帶有“中國制造”標簽的商品,都被一掃而空。
越來
50歲的紐約市民佩格羅就是這場搶購潮中的一員。
在聽到關稅新聞的那一刻,他仿佛被一種無形的力量驅使,立即行動起來。
從2日晚上到3日早上,短短幾個小時,他就豪擲3000美元,購買了電子產品、汽車零件、園藝設備和其他居家用品。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5-04-04美國人開啟瘋狂囤貨模式,“中國電視被買空”
為了買到一臺心儀的中國產電視機,他跑遍了紐約兩家線下電器商場,卻發現早已斷貨。
幸運的是,他通過電話苦苦哀求店員,才終于搶購到最后一臺,那種如獲至寶的心情,仿佛在搶購一件稀世珍寶。
而像佩格羅這樣的人在美國絕非個例。
圖源網絡
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是人們分享自己搶購中國商品的經歷和照片。
有人為了買到一個中國品牌的電飯煲,在超市開門前就早早地排隊等候。
有人在搶到最后一包中國產的調味料后,興奮地與朋友炫耀。
圖源網絡
甚至一些原本不太起眼的中國小商品,如義烏產的收納盒、數據線等,也被搶購得庫存清零,民眾們甚至轉向二手平臺高價求購。
隨著搶購潮的愈演愈烈,美國超市的物價也如同坐了火箭一般直線上升。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2025-04-06美國超市物價暴漲30%
據相關數據顯示,部分商品價格漲幅高達30%,讓美國民眾苦不堪言。
短短幾個小時,原本擺滿中國商品的貨架變得空空如也,只剩下凌亂的標簽和包裝紙。
工作人員不停地補貨,卻依然難以滿足消費者瘋狂的需求。
圖源網絡
這種搶購潮并非個別地區的現象,從繁華的紐約到陽光明媚的洛杉磯,從寒冷的芝加哥到溫暖的邁阿密,全美的超市和零售商店都在上演著同樣的場景。
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是人們分享搶購中國商品的照片和視頻,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引發廣泛討論。
囤貨背后的隱憂
就在美國民眾陷入搶購熱潮時,億萬富翁庫班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提醒:“從牙膏到肥皂,凡是能找到地方可以儲存的東西,都應該趁早買起來,最好是在商店補貨前購買。”
信息來源:新民周刊——2025-04-05美國人超市瘋搶中國貨,美億萬富翁也號召粉絲開始囤貨……
庫班作為知名的商業大亨和投資家,以其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和豐富的經驗而聞名。
他的這一提醒,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本就緊張的輿論氛圍中掀起了更大的波瀾。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庫班詳細闡述了他發出這一預警的原因。
他指出,“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后,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大幅增加。
圖源網絡
進口商為了維持利潤,必然會將這部分增加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導致中國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而且隨著關稅政策的持續推進,中國商品在美國市場的供應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出現短缺的情況。
隨著“對等關稅”政策的實施,許多中國商品的價格已經開始悄然上漲。
一些進口商為了減少損失,不得不減少進貨量,導致市場上的商品供應逐漸減少。
圖源網絡
據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在關稅政策實施后的短短幾周內,部分中國商品的價格上漲了10% - 20%,部分商品的庫存已經降至警戒線以下。
美國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是這場搶購潮和市場危機的直接導火索。
從表面上看,美國政府實施這一政策的初衷是為了減少貿易逆差,保護國內產業。
信息來源:環球網——2025-04-06美國強推“對等關稅”引眾怒 多方譴責損人不利己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這一政策卻帶來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負面后果。
關稅政策導致了中國商品價格上漲,直接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
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原本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變得越來越昂貴,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大。
而且關稅政策對美國國內產業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許多美國企業依賴中國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進行生產,關稅的增加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競爭力下降。
信息來源:新浪財經——2025-04-03姜昧軍:美國加征“對等關稅”將為其帶來反噬效應
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將生產基地轉移到其他國家,導致美國國內就業機會減少。
這場由“對等關稅”引發的危機,背后還反映了美國經濟長期存在的深層矛盾——產業空心化和對中國商品的過度依賴。
長期以來,美國經濟過度依賴金融、科技等服務業,制造業逐漸向海外轉移。
圖源網絡
這導致美國國內產業結構失衡,許多日常生活用品和基礎制造業產品都需要依賴進口。
中國作為全球制造業大國,憑借完善的產業鏈、高效的生產能力和優質的產品,成為美國重要的商品供應國。
據統計,美國市場上約67%的日用品依賴中國生產。
圖源網絡
這種高度的貿易依賴,使得美國在實施關稅政策時面臨兩難境地。
一方面,關稅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國內產業,但另一方面,也會導致國內市場商品供應短缺和價格上漲,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此外產業空心化還使得美國在面對貿易危機時缺乏應對能力。
圖源網絡
由于國內制造業的萎縮,美國無法迅速增加國內生產,以滿足市場需求。
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推動了搶購潮的蔓延。
結語
美國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挑戰,也給美國自身帶來了巨大的危機。
這場搶購潮和市場危機,是對美國貿易政策的一次深刻警示。
圖源網絡
在全球化的時代,各國經濟相互依存,只有通過合作與共贏,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美國應該認識到這一點,摒棄貿易保護主義,回歸理性和務實的貿易政策,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