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匯金資管)合計持有23只ETF產品,總市值達1.04萬億元。
此外,匯金資管還委托華夏與易方達兩家基金公司各自設立了單一資管計劃。
從理論上講,ETF屬于被動投資,而資管計劃屬于主動投資。
但主動投資未必就是真“主動”,也可以放棄主動而選擇被動,即配置被動型基金而不是股票或主動型基金。
中央匯金以及匯金資管的配置對象都是跟蹤綜合性指數型的ETF(滬深300、中證500、上證50、上證180、創業板指等);而兩個資管計劃配置主要是跟蹤行業和主題投資指數的ETF,也有部分跟蹤綜合性指數的。
去年下半年,華夏基金-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主要增持了中證1000ETF和華夏上證50ETF,還增持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南方中證500ETF等 。
而易方達基金-匯金資管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同期增持了廣發中概互聯網ETF、鵬華酒ETF,減持了匯添富消費ETF。
這兩個單一資管計劃都是以被動型的ETF為配置對象,進行主動買賣,主動與被動相結合。
中央匯金公司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出資人,每年都能收到大量的現金分紅。
2023年,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行合計實現凈利潤約1.2萬億元,按30%分紅比例計算,年度派息總額約3700億元。
匯金公司是四大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在30~60%區間,每年都能獲得千億級別的基礎分紅收入。
此外,匯金還持有中國銀河、申萬宏源、中信建投等券商,以及新華保險、中國再保險等險企的股權。
例如,2024年新華保險年度分紅派息約56億元,按匯金持股31.34%計算,可獲約17.5億元。
匯金公司通過ETF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也會產生股息收入,其持有的滬深300ETF成分股2024年平均股息率約3.5%。
綜合四大行、保險、券商及ETF底層資產的分紅,匯金公司年度收入至少有2000億元,幾年下來就能超過萬億,因此有實力成為股市中的“平準基金”。
當然,匯金公司也不能亂買股票,主要還是購買由一攬子股份構成的ETF基金。
這種被動型投資策略有助于平抑市場異常波動,尤其在市場下行階段形成“托底效應”,但也會造成“跌不透“的現象。
所謂“跌不透”,就是調整不充分!
例如2024年初,上證指數經過調整后,僅跌至2635就開始反彈,但大部分中小微股早已跌破2019年初形成的2440低點。
主流指數與大部分個股背離,使得指數的參考意義不大,抑制場外資金抄底的欲望,不能帶來足夠多的增量資金。
主流指數在國家隊“護盤”下,波動幅度越來越小,為高頻量化交易提供了土壤。
去年9月底,市場曾經發動過一波逼空行情,創出歷史天量。
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幾年窄幅波動形成的歷史套牢盤實在太多,僅依靠幾日的放量難以突破,后又再次演化為窄幅波動,只是區間被抬高了。
因此,國家隊ETF持倉越多,就越會這種強化窄幅波動的趨勢。
如果中小微股持續下跌(類似于2024年初的行情),國家隊護盤護不住,就會向下跌兩三百點,形成新的窄幅波動區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