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掀起了預謀已久的對全球貿易宣戰,或許與每一個國家都有關聯,包括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家保險公司。所以,我們今天就評一評特氏“對等關稅”。
特氏“對等關稅”被認為是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全球貿易與投資格局最劇烈的爆破和變局。毫無意外,全球資本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巨震,美股更是跌到爹媽不認。
據媒體報道,美國華盛頓特區和全國各地4月5日舉行示威,當天估計有多達1200場示威活動,反對政府削減開支、打擊移民和加征關稅等。這也是特朗普主義2.0遭遇的首次大規模抗議活動。
按照經濟學家的推測,此舉將改變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重塑產業鏈,推高通脹并減緩經濟增長,上世紀70年代的“滯漲”走出書本,甚至上世紀30年代的大衰退幽靈也在伺機而動。而按照特朗普的“廟算”,此舉將帶來巨額關稅收入,用于減稅和還債,以及倒逼制造業回流美國。
對全球化擁躉和自由貿易者而言,這無疑是“敵在本能寺”;對民粹主義和保守主義而言,盡管心存疑慮,但也在賭這是不是一次王莽式改革。對于世界各國而言,如何應對特朗普沖擊,無論是小國扯白旗,大國折沖樽俎,都要立足國內,進行長期博弈。
無論特朗普關稅戰爭在世人眼里多么發癲,但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永遠是辯證之道。兩橫一豎就是干的情緒,雖然痛快,但只能濫觴于社交媒體,無助于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并非只是一次唐吉訶德式的關稅風暴,有可能演化成為全球經濟秩序的重構和逆轉,萬億順差和萬億逆差都無法持續,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都得承認這一點。自2016年英國脫歐以來,十年間,全球化退潮洶涌,此起彼伏,不一一枚舉,而特朗普主義2.0作為最暴烈的呈現,其最終結果取決去全球力量的博弈,歷史同樣不以特朗普的意志為轉移。
中國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因此我們也一直不遺余力地維護和推動全球化和多極化。但既然全球化的策源地發生變故,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鐵了心要原地掉頭,中國最根本的應對之策,還是那句熟稔于心的常識——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自去年以來的一攬子刺激經濟政策,旨在提振消費,提振資本市場,堅決穩住樓市,成效逐漸顯現。貨幣政策適度寬松,財政政策積極化債,結合對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支持,市場信心在慢慢恢復。
特別是伴隨著DeepSeek時刻和民營企業座談會,有力扭轉了人們的預期。芯片封鎖導致的算力降級,一度以為中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差距將越來越大,但DeepSeek的橫空出世,再次印證了辦法總比困難多。中國科技創新的浪潮瞬間被激活,而沉寂已久的創投市場同樣也如巨石投湖,再度沸騰。
杭州六小龍讓大家見識到了硬科技的潛力,成都孵化的哪吒2爆款讓大家見識到了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工業化的潛力,在中原大地走出的胖東來及爆改衍生品讓大家見識到了商業創新的潛力。這東中西的地域排列,創新的全面開花,構成了我們提振消費和經濟增長的最大底氣。這也是我們能夠硬氣回應特朗普關稅戰爭的底氣所在,以34%回應34%。
另一方面,我們不妄自菲薄的同時,也不能妄自尊大。美國挑起的關稅戰爭將極大影響中國的對美出口。雖然相比特朗普主義1.0時期的關稅摩擦,對美出口已經降至中國出口份額的15%左右,但其仍然是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國,并貢獻了數千億美元的順差。因此,一旦對美出口受限,在進一步分散出口風險的同時,如何創造出巨大的內部需求,以逐步替代外部需求,是中國經濟最重大的考驗。它們或許是近在眼前的新能源車需求,或許是還在厚積薄發中的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需求,或許就藏在養老和醫療的大健康需求之中。
這里面,保險于國于民都是工具箱的重要選項。于國,保險作為中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是金融支持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和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體現;于民,面對外部世界的不確定性,保險作為確定性的金融產品,無論是財產保值增值,還是綢繆養老健康,都是抵御風險的不二選擇。而對保險公司自身,外部經貿秩序的巨變和全球資本市場的巨震,如何趨利避害,如何投資調倉,不去接正在墜落的刀子,至關重要。
面對咄咄逼人的關稅訛詐,《論語》曾曰,遠人不服,修文德以來之。在兩千五百年后的新時代語境,這里的“文德”既是科技硬實力,也是文化軟實力,更是制度自信力。
撰文:玖亓校長
編輯:一諾
設計:曉瀅
校對:安文
審核:曦曦
出品:新時代保險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