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在臺海演習之際,根本看不到美軍的蹤影,航母艦隊撤退的干干凈凈,美航母為何集體后撤?反映出美國怎樣的矛盾心理?
據環球網報道,在“海峽雷霆-2025A”演習中,轟-6K戰機攜帶的裝備引人關注,兩枚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形成了強有力的威懾,也難怪美航母突然遠離了臺海海域。
轟-6K掛載高超彈威懾力十足
美航母見狀不妙提前開溜
有專家指出,我軍在臺海演習的時間,恰好出現了美軍航母的“空窗期”,華盛頓號、尼米茲號,以及前不久還非常活躍的卡爾文森號,全都不見蹤影。
最尷尬的是,美軍原本要抽調卡爾文森號前往中東地區,結果這艘航母還沒抵達目的地,解放軍就在臺海舉行了演習,導致這艘航母有些“進退兩難”。
按理說,為了避免“誤會”,當前卡爾文森號應該有多遠走多遠,盡可能地遠離中國周邊海域。
但這種“示弱”的舉動,和美方之前信誓旦旦要“插手”臺海的表態形成了鮮明對比,將美國承諾“一文不值”的本質暴露無遺。
可是美軍想要“兌現承諾”,也確實冒不起這個風險,一方面這艘航母還有任務在身,不會輕易變動;另一方面,解放軍在臺海擺出的陣仗足以彰顯決心,美方沒有試探的“底氣”。
臺海地區是我們的主場,我軍可以通過陸基、海基和空基多維度的火力覆蓋,構建起一個密集的防御網絡,使得美軍航母戰斗群無法接近臺灣周邊水域。
美航母在亞太活動的風險上升
轟6K攜高超音速導彈亮劍臺海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轟-6K此次攜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在此次演習中扮演重要角色。
作為一款遠遠超出傳統防空系統的攔截能力的武器,鷹擊-21有著極高的速度和復雜的飛行軌跡,這意味著,一旦鷹擊-21發射成功,目標就會面臨極大的生存威脅。
與此同時,轟-6K作為鷹擊-21的發射平臺,具有較強的機動性和隱蔽性,其超遠的作戰半徑,在裝備鷹擊-21之后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使整個西太平洋大部分海域都在其打擊范圍內。
此外,再配合各種反艦彈道導彈、055驅逐艦搭載的遠程導彈等武器系統,一套多層次、立體化的打擊體系已經成型,使得美軍航母戰斗群在面對解放軍時沒有安全區域可言。
美國的影響力還將進一步下降
事實上,從多年前中美南海的軍事對峙開始,美軍就已經意識到,其在中國近海地區的優勢正在逐步喪失。
當時,中國海軍在紙面實力上,和美國還有較大的差距,但已經能夠通過展示維護主權的堅定決心,成功逼退美航母艦隊。
如今,隨著中國在航母、大型驅逐艦以及其他領域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們在西太平洋的綜合實力已經超越美軍,這種技術差距,使得美方在決策時不得不更加謹慎。
這直接導致美國在面對中國的崛起時,逐漸表現出心理上的劣勢,一方面,美軍對自身的“優勢”越來越沒有信心;另一方面,美軍高層也清楚地認識到,任何大規模沖突都可能導致不可控的后果。
美國做出的許諾沒有可信度 資料圖
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的“搖擺”立場,不僅僅是軍事層面的問題,也反映了其地緣政治影響力的下降,這種趨勢使得美軍在該地區的行動更加受限。
反觀中國在軍事技術和戰略布局上的全面進步,不僅展示了強大的威懾力,也為未來的潛在沖突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美方應該認識到,中美之間的實力對比已不再懸殊,美方依仗武力肆意挑釁,只會進一步激化地區緊張局勢,中國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擁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任何外部勢力都改變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