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為什么每一個查出肺部結節的人都會焦慮呢?這是因為有一部分肺部結節是惡性,也就是早期肺癌的表現,雖然大部分肺部結節不會威脅生命,但的確有些即使做了手術也會復發轉移,即使占比很少,但足以讓所有的肺部結節患者集體焦慮。如何克服這種焦慮呢?首先得了解一下肺部結節。
什么是肺部結節呢?
01
肺部結節是指胸片或者CT上直徑在3cm以下的團塊狀病灶,為什么不大不小非得定在3cm呢?這和腫瘤的根治率有關系,這個我們后面講,這里大家只要記住,肺部病灶在3cm以下,而且是個球狀或者不規則球狀的,就是肺部結節了,如果是其他形狀的,比如片狀的、荷包蛋狀的都不能算是結節,一般這些形狀的病灶惡性的可能性很小。
肺部結節有哪些分類?
02
肺部結節的分類有很多個維度,最常用的就是直徑大小和密度這兩個維度,一般小于1cm的結節稱為小結節,小于5mm的結節稱為微小結節,直徑越大惡性的概率越高,直徑越小惡性的概率越小,而且即使是惡性,威脅生命的概率越小,微小結節即使是惡性,只要密切觀察,即使增大了,做手術切除也很少復發轉移。
密度分類主要分為磨玻璃結節、實性結節、混合性磨玻璃結節,總體上來說,三者當中良性概率最高的是實性結節,惡性概率最高的是混合性磨玻璃結節,但無論是哪一種結節都有惡性可能,同樣也都有良性可能,不能僅憑是否是磨玻璃結節而直接定性良惡性。
另外,把所有結節患者都算在內,其中惡性的概率也只有10%左右,惡性結節只占所有結節當中的少部分。
如果肺部結節最終確認是惡性,
有多大幾率威脅生命?
03
的確有一些肺部結節患者最終通過手術確診為肺癌,那么這些結節手術后有多大可能性會要人命呢?
從概率上講,小于3cm的、手術后病理沒有發現任何轉移的肺部惡性腫瘤術后5年生存率在80%以上,有很多人說5年生存率是不是指只能活5年,其實不然,5年生存率是指術后5年沒有任何復發跡象的患者人數比例,通常認為術后5年沒有復發,原來的那個腫瘤就根治了,后面再長腫瘤就和切除的那個腫瘤沒有相關性,因此可以當做根治率來看待。
也就是說小于3cm的肺癌根治率在80%以上,而腫瘤一旦超過3cm,5年生存率就會明顯下降,這也是肺部結節的分界線定在3cm的原因,超過3cm的團塊影成為腫塊。
肺部結節該如何復查?
04
一般來說微小結節可以較長時間復查一次,有專家共識認為5mm以下的實性結節可以一年復查一次,但最近我經歷的一個病例,初發現是結節直徑在3mm左右,8個月長到了3cm,最終確診小細胞肺癌,這是非常罕見的病例,但的確存在。
所以如果發現肺部結節,非常擔心結節迅速長大的話,可以6個月復查一次,并逐漸拉長復查時間,最終達到每年復查一次這樣的頻率,一般不會耽誤治療。
如果結節超過5mm小于8mm,可以根據結節的形態來決定復查間隔時間,如果特別偏向于良性,可以6個月復查一次,并逐漸拉長到一年復查一次,如果有惡性傾向,可以考慮3個月復查一次,并逐漸拉長到一年復查一次。
如果超過1cm的結節,特別傾向于惡性的話,抗感染治療后一個月復查沒有縮小的話,可以考慮早一點手術根治,如果有縮小的話,可以較長時間復查一次,一般肺癌無法通過抗感染治療縮小,所以但凡隨訪過程中有縮小的結節,基本上可以判斷為良性,尤其是完全吸收干凈的結節,可以放心,不可能是肺癌了。
所以查出肺部結節不用擔心,大部分是不會威脅生命的,尤其是5mm以下的結節即使是惡性,大部分可以手術根治,但隨著結節的增大,惡性的概率增大,根治率則隨之降低,但即使是3cm的大結節,根治率也在80%以上,但前提是按照上面所說的頻率密切隨訪復查。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視頻/資訊/文章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有不適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如需轉載,請在公眾號下留言。
作者介紹
胡洋
上海市肺科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副主任醫師
簡介:中國康復學會呼吸病分會科普協作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抗疫科普戰之隊專家組成員,頭條防疫專家團專家,字節跳動專家顧問團成員。
每天動動腦,身體不易老
什么路最窄?
在留言區,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醫學書)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來猜猜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