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深夜,一輛白色小米SU7在安徽銅陵的德上高速上劃出一道刺眼的火光,車內三名女大學生當場遇難。
為此小米也被卷入了破天的輿論之中,那么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據了解,現如今安徽省公安廳表示已經指導屬地公安展開調查,再加上龍門架攝像頭能夠提供的證據,相信過不了多久這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根據小米那邊的聲明,意外發生時,涉事車輛處于智能駕駛狀態,結果到了那段意外發生地后發現那里正在施工無法通行,她們的車輛只能改道進入逆向車道。
也就在這個過程中,駕駛員接過了智能控制開始自主駕駛,結果沒成想直接撞上了一旁的水泥隔離樁。
當時的最終速度已經達到 97km/h ,結果可想而知,這樣的速度導致的沖擊力何其龐大,車輛瞬間就爆燃了。
由于車門和車窗都已經鎖死,不管是駕駛員還是乘客都根本無法逃生,全部葬身火海。
而這場事故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爭議,關鍵就是智駕系統在此次事故中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從智能系統發出 障礙提醒,到車輛最終碰撞,僅僅過去了 2 秒,一般駕駛員從發現危險到做出制動反應,平均需要 1.5 - 2 秒的時間。
顯然這么短的時間,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很難把握。
不過根據現有資料了解,在事故發生前 16 分鐘,系統曾發出輕度分心報警,這表明在這段時間內,系統檢測到駕駛員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
而在 8 分鐘前,蘇7已經有了脫手預警,這意味著駕駛員的雙手可能已經離開了方向盤一段時間,車輛處于一種較為危險的駕駛狀態。
所以有觀點認為,駕駛員過于依賴智能,以至于其未能及時控制車輛進行降速什么的。
但家屬稱自己孩子早就有這方面意識,還哦跟他們提過智能系統的安全性,并非完全依賴系統。
此外施工路段的限速為 60km/h,這與小米最終的 97km/h速度相差未免太大,那里是否給予了駕駛員足夠的時間和距離來降低車速,以適應施工路段的限速要求。
后來有記者去事故發生路段,發現那里有遞進式限速提醒,開始100到...再到60,不管智能系統如何,此時駕駛員顯然是沒怎么意識到的。
現在省公安廳已介入,事發地的龍門架或成事情真相的關鍵。
其配備的攝像頭能夠清晰捕捉車輛細節,即使是晚上也能查探到200米范圍內的物體,即使是霧天也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小米已提交車輛行駛數據,包括方向盤轉角、制動踏板開度等細節,結合龍門架監控,可驗證車輛是否提前減速、駕駛員是否及時響應。
事故發生后,遇難者家屬曾表示,車企應該對悲劇保持一種敬畏之心,甚至在雷軍微博下進行留言,希望小米不要避重就輕。
不過現在家屬卻將微博設置了,里面內容全都已經不可見,副駕駛女孩的男友回了一句想帶女友回家之后也陷入了沉默。
面對這起嚴重的事故,小米公司危機公關程序算是比較及時,而在今天雷軍在斷更微博 5 天后,終于發聲表示 “小米會繼續努力” 。
或許這也意味著事情即將明了了。[太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