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春光趣踏青#
阿強,一個在深圳打拼了8年的東北小伙。去年國慶假期,我帶著對神秘鄰國的好奇心,揣著攢了三年的年終獎,踏上了朝鮮五日游的旅程。誰曾想,這趟旅行不僅刷新了我的世界觀,還意外揭開了朝鮮婚戀市場的"通關密碼"。
飛機降落在平壤順安機場時,穿著深藍色制服的空姐朝我鞠躬,她們盤著精致的發髻,白襯衫領口別著金日成徽章,腰線收得恰到好處。這畫面讓我突然想起爺爺常念叨的"當年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時,朝鮮阿媽妮給戰士補衣裳"的故事。
跟著旅行團的大巴駛向市區,我的視線完全被街景黏住了。平壤的街道干凈得能照出人影,每隔百米就能看見穿著碎花長裙的姑娘騎著鳳凰牌自行車掠過,裙擺揚起優雅的弧度。最讓我挪不開眼的是大同江邊的女交警,她們戴著白手套指揮交通時,像極了在跳天鵝湖。
"各位同志請注意,拍攝軍人崗哨是絕對禁止的。"清脆的中文把我的魂拽了回來。說話的是我們的導游金英淑,這個朝鮮外國語大學畢業的姑娘,扎著高馬尾,胸前的金日成徽章在陽光下泛著金光。后來才知道,能當涉外導游的朝鮮姑娘,都是根正苗紅的"千里馬后代"。
行程第三天參觀萬景臺少年宮時,我終于按捺不住試探:"金導,你們朝鮮姑娘都這么漂亮又賢惠嗎?"她掩嘴輕笑的樣子讓我想起《賣花姑娘》里的經典鏡頭:"我們朝鮮女性從小學習縫紉、廚藝和育兒,結婚后要承擔80%的家務呢。"
這話戳中了我的痛點。想起在深圳相親時遇到的都市麗人,哪個不是開口就要車要房?我鬼使神差地問了句:"那中國人能娶朝鮮姑娘嗎?"空氣突然安靜了兩秒,金導臉上職業性的微笑絲毫未變:"李同志可能不知道,去年我們全國只有3例涉外婚姻,都是對朝鮮有特殊貢獻的外國專家。"
后來的發展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在開城高麗博物館參觀時,我偷偷拉住金導追問細節。這個平日里溫聲細語的姑娘突然嚴肅起來:"您知道為什么美國要制裁我們214個實體和個人嗎?因為他們害怕朝鮮人民團結一心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她指了指展柜里的高麗青瓷,"就像這些瓷器,歷經千年仍然堅固,中朝友誼也是炮彈打不破的。"
最后一晚在羊角島酒店,我終于得到了"通關秘籍"。金導望著窗外漆黑的大同江對岸,幽幽地說:"真要娶朝鮮姑娘,得先投資三百萬成為榮譽公民,再通過組織審查,最后..."她突然掏出手機——一臺沒有上網功能的阿里郎牌手機,"就像這個,外表看著普通,里面裝的都是我們自主研發的紅星系統。"
回國的飛機上,我翻著相機里284張偷拍的朝鮮街景,突然明白金導為什么總說"我們朝鮮不搞資本主義那套"。看著舷窗外翻滾的云海,想起她臨別時的話:"知道為什么中朝要修鴨綠江新公路橋嗎?有些聯結,比跨國婚姻更牢靠。"
現在每當看到深圳街頭的網紅餐廳里,姑娘們舉著手機讓男友排隊兩小時拍照時,我總會想起平壤街頭那些騎著自行車匆匆回家的朝鮮姑娘。她們的發梢掠過金日成廣場的晚風,就像七十年前志愿軍戰士棉衣里揣著的家書,永遠帶著讓人敬畏的純粹。
后記:就在上周,新聞說中朝重啟新義州經濟特區合作。或許有一天,當中朝人民用汗水澆筑的友誼大廈拔地而起時,我的子孫輩能真正讀懂爺爺那枚抗美援朝紀念章的分量。至于愛情——它應該像板門店的談判桌,總要等到春川的冰化了,漢江的水暖了,才能開出花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