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現在有一種說法廣為流傳,認為美國大幅加征關稅,是為了后面逼迫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后面這些國家如果想要美國降低或者取消關稅,就必須跟美國站在一起,反過來共同對我們加征關稅,這樣就可以孤立我們了。
這個說法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但它的荒謬之處在于,完全沒有考慮到現在的真實狀況是怎樣的,包括中美各自與世界其他各國之間的貿易數據是怎樣?中國早已經是全世界100多個國家最大的貿易伙伴國,我不知道按照這個說法,這些國家是怎么想的,要跟美國一起去制裁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國,這不是腦子有病嗎?
現在對于很多國家來說,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到底是美國的美元加劇了他們的問題,還是中國的商品加劇了他們的問題?至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元才是這個世界最大的毒瘤之所在。如果他們選擇跟美元站在一起,難道他們也可以沾美元的光,美元也可以當商品用嗎?
作為世界最大的貿易國,我們這次給全世界打了個樣,美國不是針對全世界加征關稅嗎?這么多國家,都在等著看,不知道該強力反擊,還是該先觀望觀望,現在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給出答案了。
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咱們這算是在第一時間對美國給出了最直接的回擊,其他的國家不用你看我我看你了,這就是對美國最好的選擇,干就完了。
與此同時,對杜邦立案調查,然后杜邦大跌超11%,可見美股也不是那么不食人間煙火,而美國還有很多權重科技股,是做空的好標的。只要一門心思想辦他,辦法總比困難多。
美股暴跌,主要是美國的科技股大跌,美國加征關稅,科技股卻大跌,這看起來不相關,其實背后的邏輯關系卻很明確。
那就是因為美國是通過這些全球化的科技公司,在全世界征收科技稅,比如蘋果稅,谷歌稅,英偉達的芯片稅……這些科技公司,真的是因為領先世界,沒有競爭對手,無法替代嗎?
實際上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美國背后的霸權,讓他們擁有了在各自行業的壟斷地位,然后美國會用各種各樣的規則,通過一些隱形的門檻,來鞏固他們的壟斷優勢,然后讓他們在全世界獲取這種壟斷的暴利,源源不斷的補貼美國。
而這個事情的另一面,是其他國家在產業鏈的下游,還可以向美國出口一些商品,然后獲取部分利潤,來平衡這種貿易格局。現在美國塌梁的不講道理,要加征關稅,所以你可以想到這個平衡被打破之后,美國國內誰會最先倒霉?
從美股的表現來看,這些科技公司大跌,完全合情合理,反映了全世界對美國關稅的態度和預期。
02
美國加征關稅之際,美元出現了大幅貶值,但是同時人民幣也貶值了。在金融端看這個事情,就是用貨幣貶值對沖關稅,是用全體人民補貼出口部門,幾十年來,出口部門已經賺得盆滿缽滿,還要全體人員繼續補貼嗎?
很多人都到了這會了,還在講最好是給個緩沖期,說實話這就是給自己找借口,2018年貿易戰到現在多少年了,市場方向有沒有調整,有沒有轉向內需為主,這七年時間緩沖還不夠嗎?是緩沖期太短,還是僥幸心理作祟,人不能永遠都把責任推給外部。
希望提供緩沖期,希望找漏洞進行轉口貿易,希望…有各種各樣的希望,本質就還是把希望寄托在外貿上。
但是在外貿的兩個主要市場,發達國家都是靠印錢,發展中國家是透支了消費,在這樣兩個難以為繼的市場上,想繼續把外貿維持增長,這不是涸澤而漁嗎?就這樣的外貿還想繼續維持下去,用貨幣貶值補貼,讓全體國民的福利去進行補貼,有什么意義?
跟美國過招,像現在這樣快速反擊是非常必要的,但還有一點可以讓美國更難受,就是選擇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給美國加點碼。我之前說了,全球化的商品貿易體系和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是一體兩面的關系,現在美國加征關稅,就是要給全球貿易體系拆臺,因為現在的貿易體系里,我們才是核心。
那么反過來,美國是美元體系里的絕對核心和最主要的獲益者。如果美國對貿易體系拆臺,我們就要對美元的支付結算體系拆臺,只有這樣才是打蛇打七寸,讓美國有苦難言。
但現在的問題是什么呢?就是美元的國際化過程中,在全世界建立起了廣泛的利益共同體,有很多人是這個利益體系里的一員,跟美元脫鉤,就是挖美元體系既得利益者的祖墳,有很多人下不了這個決心。
所以反擊美國并不難,也不是沒有辦法,事情真正難就難在這里。而現在很多人說的,特朗普想制造一場全世界的大蕭條,本質上來說其實不是這么回事,這次關稅戰的沖擊,以及最需要的影響,明天長文章我會再具體說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