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古樹名木
春和景明 春望山楹
古樹名木作為大地上的活文物、蒼穹下的活史書,承載著千年文明與生態密碼。這些穿越時空的生命體不僅是生物多樣性的守護者,更是維系生態平衡的天然中樞,以其獨特的年輪記憶,構筑起連接古今的生態廊道。在無錫這座江南名城,1000棵古樹名木猶如鑲嵌在太湖之濱的晶瑩翡翠,其中市區以618棵古樹構筑綠色文脈,江陰128棵蒼翠續寫澄江傳奇,宜興254棵靈木見證紫砂春秋。這些綠色活化石不僅是生態系統的調節器,更是城市記憶的存儲器、文化基因的傳承者。讓我們循著年輪的指引,觸摸歷史原點,在虬枝翠葉間,閱讀無錫這座城市的編年史。
01
Part
最具有紀念意義的古樹
1.最美古銀杏
——錫惠公園大同殿前
相傳種植于明洪武初年,為性海和尚手植,樹為雄性。當時他共種了 18 棵銀杏樹,如今僅存大同殿下的這一棵。清代乾隆年間,黃易曾將此樹寫生描繪,畫作收藏于故宮博物院。植株上附生薜荔已有二百多齡,清代嘉慶年間詩人秦琳有詩題詠:“大雄殿下綠苔滋,銀杏濃蔭覆石墀。笑指樹頭新結子,青青多在寄生株。”該古樹已成為錫城知名一景。1982年,這株雄性銀杏居然結出7粒白果,非常罕見。
2.最堅強的古樹
——靈山祥符寺千年古銀杏
相傳唐貞觀年間,江蘇馬跡山人杭惲官至右將軍,與高僧玄奘法師關系甚密,玄奘法師來馬跡山游玩,見秦履峰(后更名靈山)地形酷似佛祖講經的靈鷲峰,隨杭惲將軍建“靈山庵”,北宋大中祥符年間,真宗趙恒重修寺廟,下詔改稱“祥符寺”。在祥符寺門前有株千年古銀杏,曾數遭雷擊,樹老中空,仍堅強地守衛著祥符寺,成為祥符寺一景,并刻碑記存。
3.“最年長”的古樹
——孫權母親手植古銀杏
周鐵鎮周鐵村城隍廟內有株古銀杏,相傳為三國時孫權母親手植,距今已有1800多年,是無錫“最年長”的古樹,樹高 19米,胸圍490厘米,冠幅18米。樹干中上部有巨大瘤狀物,堪為一奇。千百年來,它就這樣枕著太湖水,在“活水碼頭”迎來送往,守候游子歸家。
4.最珍稀的古樹名木
——宜興銀縷梅
銀縷梅素有“萬古第一梅”的美稱,作為6700多萬年前恐龍滅絕時代的孑遺物種,是我國亞熱帶地區特有的珍稀瀕危樹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產于江蘇宜興、溧陽等地的溝谷或山坡,短穗狀花序生于側枝頂端或腋生;有花3~7朵,無花瓣,先葉開放。目前在江蘇省境內成年野生植株數量不足一百株,宜興就有30株。
5.蘇東坡手植海棠
——900多年宜興東坡海棠
蘇東坡與宜興邵氏族人邵民瞻情誼深厚,邵民瞻新宅落成,蘇東坡應邀前往祝賀,并為他的新宅題名“天遠堂”,成為一段佳話。這段歷史在清史夏隆《永定海棠記》上有記載:“東坡乞居陽羨,攜其花至,而天遠堂主人邵民瞻與之游園,傳其種,而宜邑始有西府海棠”,這里的永定就是指和橋閘口。如今,東坡海棠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東坡和海棠的故事,也深深刻印在閘口人的心中。
6.千年紫藤
——江陰中山公園7株北宋紫藤
無錫江陰市中山公園的忠邦亭四周,環繞著七株紫藤老樹,其枝干蒼勁有力,猶如七條勁龍虬曲盤繞于棚架之間。每當春末夏初,那滿樹的紫藤花掩映在綠葉中,幽香四溢,令人陶醉!相傳這七株紫藤為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瑞安君孫諫所植,至今已近千年。雖然數遭戰亂兵禍,古藤卻依然生機盎然。
7.明代名園“愚公谷”的歷史見證——380年老株新枝玉蘭樹
無錫錫惠公園的這株玉蘭系明代萬歷中期名園“愚公谷”內遺物,園主鄒迪光有記;“后墀玉蘭十二株,株株挺香”。每年春和景明,削玉萬片,此為遺存至今的獨一株,為老株根部萌蘗長成。從建園算起,距今有380余年,可謂“活著的文物”。這棵玉蘭經過近4個世紀的風雨滄桑,其主干已枯朽,老樹邊緣僅存的兩個小枝生長茁壯,年年著花滿樹,為錫惠公園一“寶”。
8.榮德生手植紫藤
——近代名園的見證
榮氏梅園建于1912年,至今已經有110余年的歷史。在這漫長歲月中,梅園內有很多百年的建筑能夠見證這段歷史,也有一些百年的古樹,同時見證了這段歷史,而其中最為有名的,便是梅園老大門入口處的“樂農居士手植紫藤”。梅園老大門的這座紫藤長廊,植有無錫地區規模最大的百年紫藤,紫藤的邊上有一塊石碑,刻有“老樹紛披,虬藤起舞”的字樣,是榮德生先生親手種植的歷史印證,每年4月下旬,這條百年紫藤長廊美成一條紫色迷離的廊道,成為梅園初夏最美的一道風景。
02
Part
特色古樹群
9.無錫寄暢園里的古香樟樹
寄暢園1公頃范圍內共有7棵古樟樹,年齡最大的430年共三株,除了1株170年以外,其余均在330多年以上,真可謂7棵古樟樹撐起一座山麓園林。寄暢園建于明嘉靖初年(約公元1527年前后),第三代園主秦燿曾在江西為官,園中許多樟樹,有可能是其引入種苗,從年代看此樹與此段歷史(萬歷十九年,公元1591年)相符。香樟為樟科樟屬植物,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米,樹冠廣卵形,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香樟一般不宜種植在城中的私家園林內,但寄暢園種植香樟樹則有它獨有的特點和氣質,由于寄暢園位于惠山、錫山之間,種香樟樹能營造深山叢林的感覺,與寄暢園所處的環境相匹配。1983年,香樟樹成為無錫市市樹。
10.太湖飯店古樹群落
太湖飯店地處國家級太湖風景名勝區梅梁湖景區,占地面積18公頃,背倚江南賞梅勝地梅園,與太湖黿頭渚景區隔湖相望,為湖光山色和園林春光所簇擁,素有“店在園中,苑在店內”的美稱,曾被譽為“中國十大園林飯店”之一。太湖飯店主樓北面集中區域共有古樹10棵,分屬于8科9屬10種,分別為:白櫟、楓香、麻櫟、木瓜、山合歡、石楠、香椿、厚殼、雪柳、金錢松,樹齡在110-170年之間。
11.錦園古桂花群
錦園位于太湖小箕山,面積16.67公頃,建于1929年,是無錫近代民族工商業家榮宗敬(名宗錦,字宗敬,1873-1938,榮德生之兄)所建私人別墅。園內種植荷花、桂花,以榮宗錦之“錦”命名為“錦園”。園內有桂花古樹數十棵,年齡均為110年,集中種于宗敬別墅、嘉蓮閣周圍。
12.雪浪街道大浮社區苦櫧群
雪浪街道大浮社區苦櫧群位于錫城西南郊漆塘筆架山東南麓(近漆塘苑),是無錫市區第一個古樹保護群落。列入群落保護的苦櫧共計15棵,樹齡200-350年,占地約1公頃,這些古樹枝繁葉茂、總體健康狀況良好。
13.黿頭渚七十二峰山館7棵龍柏樹
在無錫黿頭渚七十二峰山館,王昆侖故居靜謐佇立。故居前,七棵龍柏古樹宛如歲月的忠實守望者,近百年來,以蒼勁挺拔的身姿,目睹風云變幻,見證著從個體成長到時代變遷的宏大敘事。1935 年,王昆侖以親友聚會之名,在黿頭渚萬方樓召集秘密會議。革命志士們在這里分析局勢、共商抗日救亡大計,有力推動了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
如今,微風吹過,龍柏枝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語訴說王昆侖的故事。這些古樹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歷史的鮮活見證,它們與王昆侖的經歷相互交織,承載著先輩們的革命精神與愛國情懷。
03
Part
特色古樹
14.百年牡丹
——小婁巷150年古樹
具有900年歷史的小婁巷,是無錫老城區唯一能代表無錫傳統風貌的歷史文化街區。150年前,小婁巷秦氏福壽堂始祖、秦寅源的曾祖父笠亭公秦煥,在花園的古井旁,親手植下了一株牡丹。一百多年來,這株牡丹默默地注視著小婁巷的冬去春來,為狹窄的庭院帶來無限生氣。如今,這株飽經風霜的牡丹始終生機盎然,成為遠近聞名的長壽花。
15.神奇的檫木
——榮氏梅園里的“山野”古樹
檫木位于榮氏梅園樂農別墅東,先葉開放,多花,花黃色,雌雄異株,有淡淡香氣,3-4月開花,如果蠟梅是跨冬春兩季開放的花朵,檫木花就是喚醒山野春天的第一朵花。位于榮氏梅園樂農別墅東的這一棵檫木樹,每年早春,靜靜地綻放,與梅同輝,成為榮氏梅園的一抹亮色。
16.無錫杜鵑之王
——梁溪飯店里的百年毛鵑
梁溪飯店原為王禹卿(近代民族資本家、蠡園主人)舊居,這是一座典型的城中宅邸式園林,挖池堆山形成傳統的山水園林格局。梁溪飯店天香樓門前的小園內,植有三株被譽為杜鵑之王的“梁溪杜鵑”,這是杜鵑花科的毛鵑,又稱錦繡杜鵑,已有百歲高齡,開花之時甚是奪目。這三株杜鵑花記載了這座宅邸百年的歷史,成為中心城區寶貴的“活化石”。
17.太湖邊黃連木
——黿頭渚核心景觀的裝扮者
太湖黿頭渚燈塔前、飛云閣旁有2棵黃連木,年齡分別為140年、120年,自然生長,冠如傘蓋,秋色艷麗,成為黿頭渚黿渚春濤的優美景觀。
18.百年木香
——誦豳堂前年年香
誦豳堂、樂農別墅,是榮氏梅園最早的主體建筑群,其中誦豳堂建成于1916年,無錫人俗稱“楠木廳”,為“榮氏梅園”的主體建筑,比鄰而建的樂農別墅,則內設了小型展廳,講述榮氏家族的歷史,以及百年梅園的發展變遷。每年4月暮春時節,在誦豳堂、樂農別墅之間,有一株粗壯遒勁的老枝,會在一夜之間,爆出千朵萬朵素白的花,像瀑布一樣懸掛在長廊中,構成一條秘境般的鮮花甬道,這一株,便是與梅園建成同期的百年木香花,木香花沁人心脾的淡淡幽香,仿佛在訴說百年來的家族傳承。
19.全冠紫薇
——梅園天心臺百年紫薇
榮氏梅園天心臺西北側路邊旁,一株百年紫薇樹,蒼勁傲然,全冠而立,枝條細細密密,任由生長,好一幅自然野趣圖。
20.120歲楸樹
——“百木之首”厚植東林
老城區東門內有一片古建筑群,粉墻黛瓦,曲水繞廊,這里就是聞名遐邇的東林書院。暮春時節,走近東林,院墻外一株高大的百年楸樹白花若鐘、燦若煙霞,這是一棵編號為291號,樹齡120年的楸樹。楸樹是第四期冰川得以幸存的活化石之一,楸樹木材紋理通直、花紋美觀、質地堅韌致密,古人稱為“百木之首”。
21.百年茶梅——雪影遲遲
黿頭渚鹿頂山南坡山腰,有一幢四楹小屋稱“雪影山房”,房西側,一株茶梅在山林之中,經歷寒冬,花繁盈枝,白雪點點。雪影山房、白花茶梅相得益彰、名不虛傳。
冬去春來,物候變換,古樹在新歲中煥發新的生機,為這個春天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讓我們攜手共同守護古樹名木,守護我們城市的文脈和珍貴的綠色資源。
看到這里
誰才是你心目中的無錫樹王?
評論區里聊一聊吧~
同時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
帶圖推薦身邊最喜歡的樹哦!
來源:無錫市政園林、宜興發布、無錫生態環境、IP無錫、無錫日報、無錫博報生活、百度app博主@江南實時分享、無錫蘇咖美術館、小紅書@雨薇6699
編輯:王雪靜
校對:張靜
責編:楊珍
分享小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