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于紅星新聞,都市快報橙柿互動,食品安全導刊,農民致富之友。
福壽螺要來了
4月份了!長江以南的省份要注意咯!大名鼎鼎的福壽螺又要來了,接下來估計每天看新聞都能看到這個不受人待見的老伙計。
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是一種大型的淡水螺。因為體型較大,理所當然肉也就比較多,因此在上個世紀的70~80年代,亞洲的許多國家爭相引入福壽螺作為淡水養殖螺類的新嘗試。
我國首次引進是在1981年,當時是從阿根廷引入的。引入后大家發現,肉確實是多,但是肉的口感完全比不上我國本土的田螺,根本打不進我國市場,于是養殖戶們紛紛直呼被騙,將這些福壽螺直接丟到自然水域。結果可想而知,這些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超強的福壽螺開始侵占各地水域,目前在長江以南17個省(市)已經泛濫。
福壽螺有啥危害呢?雖然每年都會講好幾次,但還請大家不要嫌煩,只有充分理解其危害,全民才會共同參與防治。
福壽螺對生態的破壞性特別大,它們早已泛濫成災,能成功繁衍,自然是吃了很多我國的水生植物了。福壽螺單雌年產卵超3萬粒,它們會啃食各種水生植物莖葉,導致本土螺類、魚類因食物與棲息地喪失而銳減。吃完就拉,拉出來的玩意兒又加劇水體富營養化,進一步破壞水域生態。
既然會吃水生植物,那種在水里的農作物自然也無法幸免。據統計,據統計,中國每年受害水稻面積超1500萬畝,直接經濟損失約3-5億元。菲律賓曾因福壽螺災害導致水稻減產40%!
最后一個危害是最經常被提及的,那就是福壽螺是很多能感染人類的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最臭名昭著的是廣州管圓線蟲,人類如果吃了沒有熟透的福壽螺肉,那就可能感染這種寄生蟲,患上嗜酸性腦膜炎。相關的案例真的非常多。
為何治理了這么多年,福壽螺依然還在?因為還未找到完美處理福壽螺的方案。
有人說可以毒死它們,用一些諸如殺螺胺的化學藥劑不行嗎?不太行,因為福壽螺生活的水域還有很多我國本土物種,這些化學藥劑也可能危害它們并且污染環境。有人表示能通過生物防治的方式,放些能吃福壽螺的物種去吃它們應該不錯吧?確實不錯,但是福壽螺的適應力太強,啥水域都能活,那些吃福壽螺的物種可就沒這么厲害了。
而且近年研究發現福壽螺卵塊中存在的多巴色素可抵抗紫外線,這個發現進一步增強處理福壽螺的難度。但不能說咱們不行,因為治理福壽螺依然是世界級的難題,福壽螺入侵地的大家都還搞不定。
貴州景區引入麻鴨控制福壽螺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的景點花溪濕地公園十里河灘景區多年來一直飽受福壽螺的困擾,每次天氣轉暖,那些粉色的惡心福壽螺卵就會附著在河岸邊緣或者是水生植物的莖葉之上,非常影響美觀度,而且對公園內的濕地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畢竟公園每天人來人往,不可能用化學藥劑去毒福壽螺,公園只能依靠人工撿拾福壽螺和其卵的方式來處理。這樣做的效率很低,而且人工成本極高,屬實是無奈之舉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去年開始,該景區就嘗試著用生物防治的方式來治理。他們買進了100只麻鴨,試圖讓“麻鴨衛隊”通過吃福壽螺的方式參與生態防治。當然不能全靠麻鴨,之前的人工人工撿拾方式也不能丟,起碼可以減少成本和減輕人工的壓力。
據說在人類和麻鴨的配合之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不過也沒有想象得那么好就是了。
到處都是食物,因此麻鴨們的覓食熱情一般般,它們最喜歡潛到水底去吃幼螺,以前池塘邊上到處都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小福壽螺,但是現在基本看不見了,都被鴨子吃了。
可惜大一點的福壽螺它們就有些懶得吃,因為不好吞。而且福壽螺的卵它們也不愛吃,可能也是看著膈應?于是工作人員們還得將撿來的大福壽螺跟螺卵搗得細碎,然后再給拌入一些谷物,這樣哄著,麻鴨才愿意吃。
不管怎么說,其實是比之前光靠人工要方便得多了。
不過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這些麻鴨在投入的第一年就有傷亡了,倒不是福壽螺造成的,而是有些人會在公園內垂釣,這些人的魚線和魚鉤有時候會被麻鴨給誤食了,有的麻鴨就因此死掉了。
今年,花溪濕地公園十里河灘景區依然會用麻鴨進行防治,不知道會不會有新的方案配合呢?
麻鴨就不怕寄生蟲嗎?
我們人類這么害怕福壽螺的寄生蟲,為啥麻鴨直接生吃都無所謂?
實際上很多會以福壽螺為食的物種都不太怕福壽螺的寄生蟲,這主要是因為寄生蟲其實也沒那么厲害,它們只能針對一些物種進行寄生,因此它們只能適應部分物種的體內環境,如果被其他物種吃掉,那寄生蟲可能就扛不住其他物種的體內環境。
人類胃酸pH值約1.5-3.5,而鴨子的胃酸pH可達0.7-1.3,更強的酸性環境能直接分解寄生蟲幼蟲。鴨子吞食福壽螺后,其肌胃的機械研磨配合強酸環境,可有效破壞寄生蟲結構,使其喪失感染能力。
福壽螺體內的廣州管圓線蟲其實最喜歡的宿主是鼠類,人類的體內環境剛好跟老鼠差異不太大,難怪科研項目總喜歡用小白鼠做實驗。總之就是廣州管圓線蟲原本被人類或者老鼠吃掉后,它們會突破腸道屏障遷移至中樞神經系。而鴨子體內結構不同,寄生蟲無法突破,于是最終被免疫系統清除。
另外會吃福壽螺的我國物種還包括青魚,黑魚和白鷺等鳥類。青魚和黑魚的腸道內擁有高濃度溶菌酶和抗菌肽,能快速溶解線蟲體表保護層;而白鷺等鳥類的體溫可達41-42℃,這是高于福壽螺寄生蟲存活極限溫度37℃的,所以寄生蟲侵入后會被高溫抑制活性。
另外,吃的方式和消化速度也有影響。人類不可能連殼吃福壽螺,而寄生蟲就是寄生在螺肉中的。但是其他動物吃福壽螺基本上是整個吞的,寄生蟲要進入那些動物的體內,還得突破螺殼,來人類體內就不用。而且青魚從攝入到排出螺殼僅需6-8小時,幼蟲難以存活;相比之下,我們人類有時候還會便秘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