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育兒小灶,我是蓁蓁~
寶寶5歲了還沒分房睡,真的會影響發育嗎?
有兒科醫生告訴我,下面三個睡眠誤區90%的家長都踩過坑!
尤其是第一個,和生長激素直接相關哦!
誤區1:陪睡孩子他更有安全感?
看這張生長激素分泌圖!
晚上10點到凌晨1點是分泌高峰,但大人陪睡,我們的翻身聲、打呼聲,刷手機的光線,都會反復打斷寶寶的深度睡眠,生長激素根本積攢不起來。
心理學上有"安全基地"理論,說的就是:孩子自己睡小床,反而能建立更穩定的安全感。
想讓孩子獨立睡得更香?
試試“守護小精靈"游戲,讓孩子選個玩偶當睡眠守護者,跟孩子說"這個小熊有魔法哦,你睡著后它會幫你把長高能量充滿。"
誤區2:千萬別一見到寶寶哭就心軟?
心理學管這叫"間歇性強化",今天他哭了,你抱他回主臥,明天又讓他自己睡,孩子反而更焦慮。
而且心理學研究發現,3-6歲是培養獨立性的關鍵窗口期!
這時候孩子開始有“我能行”的意識,錯過之后,年紀大了反而更難分房。
試試"闖關游戲":第1周等孩子睡著后離開,第2周陪讀完繪本就離開,每次成功后獎勵貼紙,集滿10張貼紙能換玩具車。
誤區3:千萬別到了五歲就暴力分房!?
我閨蜜家雙胞胎就是典型案例:姐姐4歲半就能自己睡,妹妹到5歲半,還要適應期。
分不分房關鍵要看三個信號:
①寶寶能否自己起夜上廁所;
②半夜驚醒后能否自我安撫;
③白天是否表現出"我想當大孩子"的意愿。
睡前可以把安撫玩偶在媽媽被窩里捂暖和了,再給孩子,讓他帶著媽媽的味道入睡,寶寶超安心!
記住,分房不是斷舍離,而是用對方法幫孩子更獨立。
你家寶寶分房時,鬧過哪些可愛故事呢?
記得關注+點贊+分享,讓更多男孩家長看到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