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了,盡管在細節問題上依然存在矛盾,但經過美俄烏三方元首多次商討和博弈,俄烏戰爭已經有走向尾聲的趨向。按理說,戰爭打了三年,即便是處于優勢的俄羅斯也精疲力盡,元氣大傷,自然希望迎來一個穩定和平的周期。然而,被譽為俄羅斯“國師”的知名社會學者杜金卻大膽預言:俄烏沖突的終結并不意味著戰爭的終結,接下來北極將會爆發一場規模不亞于俄烏沖突的戰事,俄羅斯和美國將是戰場的主角。
被稱為“普京的智囊”的杜金與普京關系密切,他多年參與研究制定俄羅斯的對外政策,并且對國際局勢發展有深入研究。因此,他的分析絕不是危言聳聽。他之所以認為北極爭霸將引發新的戰爭,就是因為北極地區的核心戰略價值越來越突出,正在成為美俄等大國關注的焦點。以經濟層面來說,北極地區蘊藏著全球13%未探明石油、30%天然氣,以及價值約1.2萬億美元的稀土礦藏。再從航道產業角度分析,隨著全球持續變暖,北極冰蓋加速消融,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與俄羅斯北方航道正成為連接亞歐以及北美的“新蘇伊士運河”。按照航運專業機構的分析評估,預計到2050年,北極航線貨運量將占全球海運的25%。堪稱冰上絲綢之路。
更為關鍵的是,對于美俄兩國來說,在涉及國家防務安全方面,北極都是必爭之地。尤其是對俄羅斯來說,一旦美俄交惡,美軍在阿拉斯加發射的導彈,僅需20分鐘就能覆蓋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也正是因為防備美國,近年來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軍事部署力度不斷加大。除了部署S-400防空系統和“北極三葉草”綜合基地之外,俄羅斯還擴建40余艘破冰船隊,重啟蘇聯時期軍事基地,構筑起3000公里北極防空網。在此基礎上,俄軍的王牌“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長期活躍在北極冰層下,隨時對美國形成戰略威懾。
和俄烏戰爭時期的形勢類似,在北極爭霸的過程中,俄羅斯在北極圈同樣是孤立無援。因為目前環北極八國中有七國已加入北約陣營,北約持續東擴,已經從多個方向對俄羅斯形成了包圍圈,在此基礎上,美國也咄咄逼人,加大北極圈的軍事投入。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他就多次提出要拿下格陵蘭島,其目的除了覬覦島上的資源之外,更多的就是為北極爭霸服務。
不僅如此,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平臺還發文,將從芬蘭采購和研發大量美國急需的破冰船。不難看出,美國正一步步彌補自身在北極的短板,等到時機成熟時,將一舉扭轉北極圈的競爭格局。
就在杜金提醒俄羅斯將有下一場大戰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卻無暇他顧,而是要把目光繼續聚焦俄烏戰場。因為在烏克蘭問題上和特朗普產生分歧,近日雙方矛盾持續激化,惱羞成怒的特朗普更是威脅普京,如果不停火就制裁俄羅斯!
然而,據《參考消息》報道,在近日一場內部講話中,普京明確表示任何和平進程都將很漫長,談判也不保證能取得成果,所以俄羅斯做好了準備,他更是坦言,“愿意讓戰爭再持續100年”。言外之意,如果俄烏和談的條件不成熟,或者無法滿足俄羅斯的先決條件,俄羅斯絕不會做出讓步,也不會被任何所謂的談判協議所糊弄。俄羅斯不介意投入100年的時間,徹底打垮烏克蘭和西方。
從目前俄烏戰爭的形勢來說,俄軍在庫爾斯克和頓巴斯兩條戰線都高歌猛進,而烏軍卻彈藥不足兵源不足、士氣低落,這也是普京再打100年的底氣所在。而從長遠來看,無論是在俄烏戰場還是未來的北極戰場,普京更大的底氣或許是來自“結伴而不結盟”的中俄關系。一方面,俄羅斯無懼美國的制裁。以我國海關最新數據來說,2024年中國進口5.5億噸原油,其中俄羅斯就貢獻了1.08億噸,穩居頭號供應商寶座。與此同時,中俄東線管道2024年輸送2224萬噸天然氣,占中國進口總量的四成。此外,從跨境支付系統到本幣結算,從北極航道開發到太空合作,中俄在經濟命脈上已經深度捆綁。有中俄合作作為牢固的基礎,普京自然底氣十足,敢與美西方國家再打上100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