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11時許,揚州婦女兒童醫院手術室大門打開,蘇州兒童醫院鄭浩凱主任與揚州婦女兒童醫院口腔科楊雪峰副主任醫師,走出手術室。看到兩位專家表情輕松,面帶微笑,守在門外的小明爸爸,懸了許久的心終于落了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揚州的小明今年六歲,正處于換牙期。3月20日,爸爸發現小明上頜兩顆中切牙長出后,中間縫隙異常寬大,好幾個月過去,縫隙絲毫沒有閉合跡象。為解決心中疑惑,小明爸爸帶著兒子跑了多家醫院。醫生們給出的診斷意見如出一轍:上頜中切牙萌出初期,受未萌出的上頜側切牙擠壓牙根,導致縫隙出現。建議觀察,縫隙隨著上頜側切牙的萌出,會逐漸消失。
哪吒牙
然而,小明爸爸始終放心不下,驅車來到揚州婦女兒童醫院就診。接診的鄭浩凱主任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察覺到小明的情況不簡單。孩子中切牙間的縫隙近乎平行,與因牙根擠壓形成的牙根窄、牙冠寬的V型間隙截然不同。此外,腭側也沒有牙齒萌出的跡象。鄭主任初步判斷,小明上頜中切牙間極有可能埋伏著圓錐形多生牙,也就是俗稱的“哪吒牙”。
為進一步確診,鄭浩凱主任安排小明進行口腔CT檢查。結果正如鄭主任所料,上頜中切牙間確實“埋伏”著一顆多生牙。憑借口腔CT三維成像功能,多生牙的形態、位置清晰可見。檢查還發現,這顆多生牙的萌出方向嚴重異常,無論再觀察多久,都無法正常萌出。小明爸爸懊悔不已,連說要是能早點來拍口腔CT就好了。
成功手術
聽完專家的病情分析,小明爸爸意識到,如果不拔除這顆埋伏多生牙,將會對孩子中切牙的排列產生嚴重危害。問題找到了,治療方案的確定卻一波三折。通常情況下,這類多生牙萌出一個牙尖后,只需局部麻醉便可拔除。但小明的情況特殊,這顆多生牙完全“埋伏”在上腭深處,通過口腔CT測量發現,牙尖上方覆蓋著2毫米厚的骨組織。考慮到可能需要進行腭側開窗暴露多生牙,手術時間長,孩子難以配合,門診手術的方案被否決。鄭浩凱主任建議小明住進日間病房,在兒童全麻下實施埋伏多生牙拔除術。因為全麻狀態下,患兒不會感到疼痛,也不會干擾手術操作,醫生能更從容地完成手術,安全性更有保障。
得知要進行全麻手術,小明爸爸擔憂全麻的安全性。楊雪峰副主任醫師向他介紹:“兒童手術全麻技術成熟可靠。口腔科已經成功做了很多全麻下的手術,效果都非常好,不必擔心。”但小明爸爸的顧慮并未完全消除,他又擔心手術住院時間過長。楊主任繼續解釋:“針對一些復雜的門診治療,日間病房能為患兒提供更優質的治療服務。孩子當天入院,手術結束后當天就能出院。”
小明爸爸回家和家人商量后,決定做手術。4月1日,小明再次來院復診,經過相關化驗檢查后,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很成功,小明爸爸對醫護人員表達由衷感謝。回想起這次全麻拔牙經歷,他十分感慨。從一開始的忐忑不安、焦慮擔憂,到如今收獲了遠超預期的治療效果,確實令人滿意、舒心。通訊員 劉海霞 羅永軍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校對 潘政
編輯 丁皓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