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華語T2(強),咬字音域G3-G5兩個八度,語感極為優秀,幾乎是內地最好的語感
王蓉,這位在《浪姐6》里面唯一一個真唱的女歌手、女藝人,憑借自身的扎實唱功成功翻紅。她的唱功實力,也一舉碾壓整個《浪姐》其他成員,堪稱是整個《浪姐6》里面唯一一個具有聲樂表達力的成員。而對于90后而言,王蓉是陪伴了我們整個童年,小時候《我不是黃蓉》、《爸爸媽媽》、《哎呀》的爆火,還記得語文老師在小學課堂上播放過,《同一首歌》每周都會播出。
從整體唱功上講,王蓉的唱功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華語職業女歌手,她擁有極高的CD神曲創造能力。在整個華語音樂之內,王蓉的咬字語感是女歌手內少有的驚艷。她的音樂大部分都是以語感優秀作為基本盤。比如說《爸爸媽媽》這首歌,最大的聲樂亮點就是語感,明明是非常低沉、調式偏低的音樂,但是王蓉的咬字呢喃就是提供完美的親情敘述能力。
語感天賦這種東西,在華語音樂之中是非常稀缺的。在唱功天賦上,其實王蓉的咬字語感能力幾乎和孫燕姿是一個水平的,她的咬字語感邏輯就非常符合我們大眾對于中文音樂的期待感。她可以做到用中文唱出穩定的情緒表達。甚至于說:個人覺得,王蓉非常適合走短視頻的時代。她的語感和唱功幾乎是當下華語音樂最適合翻唱、改編的女歌手,遠遠比吉克雋逸、張碧晨更適合。
除了唱功之外,王蓉他更多的定位在唱跳領域,這其實是有一定的浪費她的唱功天賦,但是這個東西是她的行業選擇,很難評價。但是不得不說,王蓉的唱跳是導致她腔體波動劇烈的根本原因,我記得在同一首歌的全開麥現場,王蓉曾經有一個非常重大的翻車事故,也就是全開麥的呼吸聲全程被播放了出來,這個事件讓我小時候印象深刻。
從音色上講,王蓉的音色比較特殊,她并不是當下的傳統聲樂,音色統一路線,王蓉的音色走向了一個非常極致的邏輯:咬字化音色處理。這里我們要知道:掣肘中文聲樂發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中文咬字的難度非常高,很難保證音色的統一性。在這個做法之下,大部分的人都是按照美國歐美的流行聲樂歸韻化處理,這樣的確可以保持音色統一和較高的聲壓。但是會導致韻味的缺乏,中文逐步變得像英文一樣。缺乏文化屬性和更深層的情緒內容。
王蓉并沒有選擇以歐美歸韻來處理音色的大道,而是走出了一條——咬字音色化的特殊道路。她的具體音色處理如下:根據歌詞的情緒來進行區分情緒力度和音色芯體厚度。
王蓉最大的音色特點就是,她的音色情緒和歌詞完成高度統一,音色的厚度和聲帶閉合的芯體力度呈現非常大的波動性。《爸爸媽媽》之中音色的芯體感非常弱、但是《我不是黃蓉》之中音色的芯體脆感非常高。導致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是黃蓉的音色情緒理解天賦——
- 《我不是黃蓉》以音色的明亮度脆感突出情緒演繹,更多的果斷和風風火火的既視感。發音走向了高位置上掛和靠前咬字。
- 《爸爸媽媽》以音色的顆粒度突出情感的溫存,更多的表達親情之間的細膩和綿長。發音位置走向了底位置后掛和靠后咬字。頗有一種哽咽的回憶情緒。
- 《哎呀》則是呈現了胸聲和面罩共鳴的整體性表達,技術會更高一點。音色的情緒跟隨歌詞的特點
王蓉身上這種以歌詞來驅動音色的理解和做法,其實是非常難以做到的一件事情。這意味著:王蓉具有非常高的音色把控能力,對于音色的位置、腔體的咬字、下頜的松弛、通道的維持,都具有極高的混聲思維。成果的表現非常優秀,2004年的《我不是黃蓉》、2005年的《爸爸媽媽》放在現在依舊非常驚艷。尤其是人聲情緒的準確性和動情表達,以及咬字的口語辨識度都讓人眼前一亮,記憶深刻。
這種音色基于歌曲的設計和改變,其實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因為我們要知道音樂的本質是作曲器樂,而作詞是文學本質。歌詞的情緒在音色上的呈現,在混聲體系之內往往是以音色唯獨之下的動態技巧來呈現,而不是音色本身。但王蓉有自身的理解,她對于歌曲的理解,比大部分的音樂綜藝改編翻唱人員都要搞一個檔次。這是她的天賦所在。
在音域上,王蓉的咬字音域極廣——G3-G5咬字,《浪姐6》G5高音強咬字長音
在音域上,王蓉的天賦也非常突出,雖然達不到整個華語音樂的天花板,但是整體的高音能力極為優秀。在《浪姐6》的公演上,《免我蹉跎哭》的原調副歌強咬字,她一開口就來到了F5密集咬字上行一個G5的長音咬字。這個音域能力,單純的放在華語女歌手的音域表達之中,是非常出色的音域強度。王蓉的音域數據具體如下:
- 1:極限音域:E3-A5兩個八度+四度;
- 2:常用音域:G3-G5兩個八度。
- 3:質量音域:G3-D5,E5斷檔,F5高質量、G5質量波動。
但是我們如果以Live的標準去看王蓉,那么王蓉也存在問題——單音質量并不是特別高。在《浪姐6》之中王蓉是可以亂殺的,但如果放在《我是歌手》這樣的高壓專業舞臺上,相比于那英、孫楠這種大嗓歌手來說,王蓉的問題就會出現:過于注重音色,卻忽視了一定的腔體聲壓表現。腔體的共鳴質量拖累了王蓉的單音質量。而這有更深層的原因——唱跳。
是的,王蓉對于唱功的理解并沒有進入我們當下推崇的聲樂藝術領域。王蓉當年的爆火,讓她走向了從流行音樂到唱跳領域,后來王蓉做了非常多的夜店神曲。整體以CD標準化為主,而不是Live的現場腔體力度和單音質量為主。這其實非常可惜。在當下王蓉依舊具有極高的聲樂美感,但是大部分都集中于音色的表達上。而缺乏了更具有藝術高度的細節動態調整。
整體的曲目曲風上也偏窄。但是現場的唱功上是非常合格的,在音準、調式、咬字、情緒上,咬字是王蓉最大的優勢,但是缺點也有:氣息。
從腔體上出發,王蓉的腔體聲壓是非常合格的,但是存在一種強關聯咬字的特點,腔體大部分都是基于咬字來變化,這會導致一個問題:咬字的波動是很大的,尤其是中文咬字的喉位普遍都是高波動,這高波動會導致腔體的波動也變大了,那么不確定性就增加了。聲壓、咬字、動態、律動、情緒的對比空間就會變少。也就是說——王蓉非常吃特定的歌曲,他的天賦也在這。并不非常適合于高壓的聲樂競技。
綜上,王蓉的唱功是非常優秀,他的語感天賦和音色跟隨歌詞情緒的處理邏輯,不失為一種非常搞笑的神曲創造方式。但是唱跳的選擇讓他慢慢脫離了聲樂的專業化舞臺,希望未來,她還有更好的作品和舞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