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城橋鎮花園弄社區中的新崇中路158號,曾因歷史遺留問題,深陷維修基金賬戶未開通、房屋信息混亂等困境。如今,在多方的不懈努力下,難題終于被攻克,老舊小區迎來了新蛻變。居民也從對社區事務的“冷眼旁觀”變成“積極參與”,共同描繪了一幅美好家園新畫卷。
新崇中路158號,建于上世紀70年代,它見證了歲月變遷,也被諸多治理難題束縛。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一戶多址”,因房產證和門牌號不一致,致使房屋信息混亂,居民快遞常常被投遞錯誤,辦理水、電、煤、電信等業務時,因賬單地址與房產證不一致,還得去居委開證明,這些都極大地影響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另外,維修基金賬戶不能開通,房屋的正常修繕難以實現,收繳物業費也成為一大難題,小區的基礎服務大打折扣。
面對困境,社區黨總支聯合物業、業委會、業主代表以及法律顧問反復溝通協調,終于在2025年2月成功開通了維修基金賬戶,房屋修繕工作得以啟動。維修基金到賬后,更換居民家中廚房、衛生間損壞的總管工作已陸續展開,公共區域損壞的應急燈也全面換新。
在解決地址混亂問題上,社區黨總支主動與自來水、電力、燃氣等部門協同核查,經過大量細致的工作,正在落實一房一址,幫助居民更新信息。
問題的逐步解決,讓曾經心生埋怨的居民開始轉變態度,從社區事務的“旁觀者”搖身一變成為“參與者”,紛紛加入美好社區“治理團”,為社區發展出謀劃策、貢獻力量。
花園弄社區黨總支書記姜婕告訴記者,社區治理是一場全民參與的行動,看到居民們從懷疑到支持,從旁觀到參與,他們的付出就有了意義。未來,社區黨總支會繼續努力,為居民打造更美好的家園。
記者:劉欣飚
通訊員: 徐志文、沈璐陽(城橋鎮基層新聞官)
編輯:李琳
責編:朱競華、李琳
給我點贊和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