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果然是屢創奇跡的一個產品。
之所以豆粕動蕩比較大,主要就是因為豆粕行情往往除了受國內需求影響以外,受國際大豆行情波動影響也比較大。
尤其是美國對全球多國發起關稅戰,國際市場必然動蕩,所以豆粕也就安穩不下來。
昨天我們提到,美國宣布對等關稅以后,中國再次進行反制,于是,大豆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有意思的是,美豆受影響價格全線下跌,而國內豆粕行情卻硬氣上漲,現貨漲幅達到了150元/噸。
這也讓豆粕市場稍稍松了一口氣,畢竟之前十分兇險,現貨價格已經站在了3000元/噸的邊緣,稍不留神就可能會跌破3000大關。
但現在終于漲起來了,是不是意味著3000保住了呢?
從整體來看,豆粕確實有一定支撐力。
第一,巴西大豆需求潛在增長。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美國向多國發動關稅戰,其中中國率先作出了反制,使美豆陷入困境,但是卻利好了巴西大豆。
因為對美國反制以后,中國進口大豆的需求就更加轉向南美,但是如果其他國家也同樣對美國進行反制,不買美豆的話,其大概率大豆進口需求也將轉向巴西。
那么,這時巴西大豆需求上漲,或推動巴西大豆價格上行。
這一點在美國第一次宣布加征關稅后就得到了驗證。
當時巴西大豆升貼水一度增長,雖然后來隨著大豆集中收獲到港,供應壓力增長升貼水回落,但如果后續多國集體反制美豆,那么巴西大豆再次漲價的概率較高。
而反制美豆以后,巴西大豆幾乎就成為了我國進口大豆的主要依賴來源,所以在巴西大豆潛在利好的情況下,進口大豆成本上升,支撐了豆粕。
第二,美國的“意外”不會停止。
這次美國宣布所謂的“對等反制”大大超出市場預料,所以市場反應也很大,雖然這幾乎引起了全球反對,但美國是否會一意孤行尚未可知。
而即便是改變策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美國所制造的各種“意外”不會就此停止,即沒有這個對等關稅,也會有其他的類似的動作,依然會擾動全球市場。
所以全球市場的動蕩停不下來,而豆粕對國際市場依賴較高,所以也不可避免地要動蕩。
這也是豆粕看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豆粕在3000元/噸這個關口再次得到了重要支撐,但我們依然并不認為豆粕就要大漲。
為什么呢?
豆粕目前的表現更多還是基于情緒看漲,但真正落到現實中,巴西大豆已經在路上,而其他國家是否對美國反制以及反制商品中是否包含大豆尚未可知,所以這只靴子并未落地。
另一方面,還得說回到國內的調控。
前車之鑒,相比前一次貿易摩擦,中國這次的反制十分迅速和堅決,迅速和堅決背后絕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早有了穩妥的打算。
所以不可能預料不到反制美豆以后,對國內豆粕市場的影響,既然預料到說明已經準備好,不會為了殺敵一千而自損八百。
所以我們認為,豆粕支撐確實在變堅挺,但尚不足以推動豆粕大漲。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