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候選檔案
項目名稱:土灣至氣象公園濱江綠道
候選獎項:重慶最美山城綠道
推薦單位:沙坪壩區(qū)城市管理局
從巍峨群山到兩江之畔,一條條蜿蜒的山城綠道正串聯(lián)起重慶的山水之美。位于沙坪壩區(qū)土灣至氣象公園的濱江綠道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嘉陵江岸線貫通工程,全長5.3公里的土灣至氣象公園濱江綠道串聯(lián)紅巖村大橋至國富沙磁巷,通過生態(tài)修復與創(chuàng)意設計,將昔日庫岸荒地、高架橋下等城市“灰空間”轉化為市民休閑游憩的生態(tài)廊道,成為嘉陵江畔又一亮麗風景線。
沙坪壩區(qū)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土灣至氣象公園濱江綠道利用沙濱路高架橋下“灰空間”打造貫通道,布置特色文化節(jié)點。同時,保留原始地形高差,在橋下嵌入步道系統(tǒng),既解決了通行需求,又通過壁畫、雕塑等元素展示重慶特色文化、紅巖精神,讓市民在漫步中感受城市歷史脈絡?!耙郧皹蛳码s亂,現(xiàn)在成了大家散步打卡的好去處!”家住附近的王阿姨表示。
“我們通過灘涂修復、垂直擋墻覆綠、排水口提升等工程,顯著改善了嘉陵江岸線生態(tài)。同時栽植了耐水濕植物群落,不僅穩(wěn)固了庫岸邊坡,還形成四季變幻的濱江景觀帶。”
沙坪壩區(qū)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綠道建設兼顧了實用性與趣味性,一期工程貫通4.86公里濱江步道,增設觀景平臺、直飲水機等便民設施;二期規(guī)劃銜接中渡口碼頭,融入滑板區(qū)、夜間燈飾等年輕化元素。此外,項目與周邊沙磁文化廣場、紅巖景區(qū)聯(lián)動,形成“文化+生態(tài)+休閑”的城市慢行系統(tǒng),為市民提供更高品質的親水生活體驗。
上游新聞記者 王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