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斤重的腫瘤與體內胃、脾臟、胰腺等重要器官粘連,甚至逐漸生長在一起,對生命造成威脅。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小兒外科邢茂青、陳鑫教授團隊憑借豐富臨床經驗,近日成功為一名13歲花季女孩實施高難度腫瘤切除術,并保留了完整的器官功能。這一罕見病例不僅展現了多學科協作的精準診療水平,也為復雜兒童實體腫瘤的外科治療提供了寶貴經驗。截至4月5日,患者狀態良好,即將出院。
罕見病例:4斤腫瘤“扎根”重要臟器手術難度如在豆腐上“雕刻”
今年的3月份,13歲的小雨(化名)意外被父母發現腹部隆起,比平日鼓了許多。家長立即帶著小雨到當地進行了檢查,影像檢查顯示其腹腔內存在一個“巨大”的腫瘤包塊,已經將部分器官(胃、脾臟、胰腺)“吃”了進去,與周圍血管形成致密粘連,整個腫瘤約25cm×18cm。青大附院小兒外科名譽主任、主任醫師邢茂青介紹,小雨體內的腫瘤性質經術中冰凍病理證實為良性侵襲性纖維母細胞性腫瘤,但因生長位置特殊,其包繞胃體、侵犯胰腺體尾部,并壓迫腹腔干等重要血管,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大出血或器官功能損傷。
3D影像顯示橘色部分為腫瘤
“這類病例在兒童群體中極為罕見,如果手術想要成功,猶如豆腐上進行雕刻?!睂<医榻B。為什么稱之為“豆腐上進行雕刻”呢?邢茂青解釋,目前腫瘤與消化系統器官屬于共生關系,既要徹底切除病灶,又要避免損傷胃、胰腺功能,手術難度堪比在豆腐上雕刻。
如果這次不給小雨進行手術,腫瘤越長越大,勢必危及生命。小兒外科通過三維重建技術對腫瘤與臟器的空間關系進行精準建模,并聯合肝膽胰外科、胃腸外科等多學科反復論證,最終制定了"分步剝離、精細保功能"的手術方案。
邢茂青、陳鑫教授在研究手術方案
驚心動魄8小時毫米級剝離術守護生命希望
3月27日,在患者全身麻醉情況下,小兒外科邢茂青、陳鑫團隊開啟了一場“生命保衛戰”。術中發現腫瘤將胃、胰腺、脾臟還有膈肌等幾乎全包裹,胰腺體尾部被完全包住,腫瘤滋養血管與腹腔干動脈交錯生長。主刀醫生進行毫米級精細分離,如同拆解纏繞的毛線團,逐步松解腫瘤與臟器的粘連,運用組織保留技術,最終保留了部分胃、胰腺的功能。
“這個手術只能最大程度保留患者器官功能,對患兒最大程度減少傷害?!鼻啻蟾皆盒和饪聘敝魅侮愽伪硎?。麻醉團隊全程實施精準循環管理,將患者血壓波動控制在5mmHg以內,為手術創造穩定條件。經過8小時奮戰,腫瘤被完整切除,術中出血量較少,最終手術成功,患者被送回重癥監護室進行觀察,截至目前,患者已經轉入普通病房,體征平穩,即將出院。
陳鑫教授介紹,此次手術的成功,標志著青大附院小兒外科在復雜實體腫瘤治療領域取得較大突破。傳統上,此類廣泛侵犯多臟器的腫瘤往往需要聯合全部臟器切除,而該團隊創新應用的"功能性保留策略",通過術前精準評估、術中實時導航和微創外科技術,實現了腫瘤根治與部分器官功能保護的雙重目標。"這例手術為我們積累了三大經驗:一是多模態影像融合技術對手術路徑的指導價值;二是多年臨床經驗結合微創外科技術在兒童腫瘤領域的拓展應用;三是圍術期多學科團隊的標準化協作流程。"陳鑫教授表示,相關經驗未來將應用于更多復雜病例。
據了解,青大附院小兒外科作為山東省臨床重點??疲陙硪淹瓿纱罅恳呻y腫瘤手術,此次罕見病例的成功救治,再次彰顯了該團隊在兒童外科領域的領先實力。陳鑫教授提醒家長,若孩子出現長期腹痛、腹部包塊或發育遲緩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排查,早診早治是挽救生命的關鍵。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