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八公山腳下,壽縣八公山鄉大泉村的二十四節氣廣場上傳來孩子們清脆的誦讀聲。“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3月30日下午,大泉小學的少先隊員們在輔導員許秀錦的帶領下,正向游客們介紹著家鄉的美景。金黃的油菜花海隨風搖曳,與遠處蒼翠的群山、近處仿古建筑構成一幅動人的田園畫卷。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小村莊,如今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
當天,淮河早報、淮南網記者漫步村中,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豆香。在村民黃中寶家的豆腐坊里,山泉水正汩汩流入石磨。“我們大泉的豆腐,用的是八公山的山泉水,點漿用的是老法子。”黃師傅雙手在豆漿中劃出優美的弧線,如同在演奏一首古老的歌謠。2014年,這份傳承千年的“豆腐傳統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依托大泉村精心打造的“壽縣八公山豆腐小鎮”已被認定為省首批特色小鎮之一。
沿著青石板鋪就的文化街前行,仿古建筑與自然山水相映成趣。50余家豆腐作坊沿街而立,豆腐招牌古色古香。游客們駐足觀賞,有的親手體驗磨豆的樂趣,有的品嘗剛出鍋的豆腐腦,笑聲與豆香交織在一起。大泉村黨總支書記來寶介紹,如今豆制品產業已占全村產業的88%,不僅老品牌八公山泉、瑪瑙泉歷久彌新,更涌現出黎祁豆腐、吉汁豆腐、胡大泉豆腐等新銳品牌。
穿過文化街區,來到大泉古井。此井深1.4米,呈四方狀,泉水清澈可見,打上一壺,甘甜可口。八公山豆腐之味道鮮美,質地細嫩,與村民必取古泉水制作密不可分。泉水潺潺,亭臺軒榭依水而建,游客在此倚欄賞景。近年來,大泉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更難得的是,村民積極參與,家家戶戶爭相扮靚自家庭院,用石磨、陶罐裝點出獨具韻味的微景觀。
憑借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豆腐文化,大泉村積極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正謀劃打造大泉村豆腐文化中心、瑪瑙泉主題戶外公園、環塘豆腐主題精品民宿等。正如大泉村黨總支書記來寶所說:“和美鄉村建設不僅要‘顏值高’,更要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我們將以精品示范村建設為契機,持續推動鄉村振興。”
▌來源:淮南日報
▌編輯:龍震琳
▌審核:小紅花
▌抖音號:@shouxianren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