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17歲的高中生小宋(化姓)
放學回到家中玩起了手機
她看到一條微博說
在博文下留言可送游戲周邊
小宋出于好奇發了一條評論
沒一會兒
她就收到了一條私信
稱只需選擇一個公益項目
捐贈任意金額并截圖發給對方
即可獲得周邊獎勵
做公益還能得到禮物
何樂而不為
小宋選了一個兒童公益項目
捐款了35元并把截圖發給了對方
滿心期待能收到贈送禮物
卻沒想到等來了對方的責怪
對方稱由于小宋是未成年人
參加這個活動后
導致公益捐款賬戶的金額全部被凍結
需要小宋支付6萬元的解凍費
否則就要承擔法律責任
小宋被嚇到了
她添加了對方的QQ號
并按照要求進行操作
對方提醒
讓小宋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操作
在對方的引導下
小宋偷偷拿了媽媽的手機
關上了房門
下載了一個叫“Fanbook”的APP
并打開了共享屏幕的功能
點開微信、支付寶查看賬戶中的金額
將錢全部提現到銀行卡中
接著把收到的驗證碼
和媽媽的身份證等信息發給對方
操作完了一切
小宋如釋重負地把手機還給了媽媽
但是媽媽拿到手機的瞬間
扣款短信不停發來
短短幾分鐘被消費35筆
損失17544.33元
在家人的追問下
小宋才說出了實情
這時家人才知道
小宋是遇到了詐騙
警方提醒
家長不要隨意將手機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賬號密碼告知孩子,同時要加強與孩子溝通,引導孩子在遇到他人威脅恐嚇時及時告知家長,遇可疑情況及時向公安機關咨詢或報警。
來源:全民防騙局、昆明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