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綠意灑滿校園。輪滑少年“風一般”掠過圖書館拐角,小不點兒抱著繪本穿過樹林,機器人小白老師站在科技長廊給孩子們講數學題,跨學科沉浸式人工智能教室里,星幕蒼穹全息影像震撼開啟,神秘的空間等待孩子們進一步探索……
上海市西外外國語學校,這所G60科創走廊和松江大學城之間的基礎教育名校,更像是一個大型學習型社區,發覺孩子們無限的成長可能。
西外的大課堂處處體現“國家課程筑基,國際課程賦能”的中西融合體系,“一套課程、雙軌出口”的設計,為孩子們提供國內中考、高考和海外升學雙通道。
學校全市招生,近年來幼升小連續搖號,小升初校內學生愿意連續就讀的100%直升。初中畢業生一批批升入上海市、區實驗性示范性中學、本校國內高中和國際高中等。高中畢業生中,既有勇闖清北復交的本土學霸,也有手握牛津、斯坦福、康奈爾offer的立足本土、聯接世界的優秀人才。
好學校,究竟如何定義?
“什么樣的學校是好學校?”
“為什么替孩子選擇這所學校?”
創校總校長林敏博士,這位復旦本科、利茲大學博士、海外大學終身教授背景的教育者,最近從歐洲訪學歸來,他游走于中西學術界,篤信“真正的競爭力,源于文化根脈與全球視野的共生”,從建校伊始便堅持“教育的底色比表象更重要”。
“好學校,就是每個孩子真正被當成獨立個體來看待,尊重他個人的內在發展,同時保持住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泯滅個性。”
“好的學校要與時俱進,會有新的東西出現,但又要打下扎實的知識基礎,保持優良的傳統。”
“要教給學生思辨能力,有好的讀書氛圍。”
正巧,家長們的這些需求,與西外的辦學理念不謀而合。
西外的校園,處處可見書籃,孩子們可以隨手取出圖書,在校園里沉浸式閱讀
“孩子不是家長的套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個性、優勢和劣勢。看一所學校好不好,就要看它能不能尊重每個孩子,包容他,激發他的最大潛能。學校就像一個小社會,每個孩子在其中各得其所。”
第二教學空間喚醒生命靈氣,行走課程拓寬視野天際
孩子們在這里親近自然、上課、閱讀、學英式下午茶禮儀、在心理石上寫下青春的小秘密……
“行走的路上,孩子們聽課程、做課題。有時家長們、老師們存在焦慮,因為沒有把教育的格局打開。”在酒泉發射中心,西外的孩子們看到高聳入云的發射塔,非常激動。
從井岡山、泰山、黃帝陵到酒泉衛星基地,從內蒙古草原到徽州山水、貴州天眼、江浙滬文脈古跡,西外將每年春秋兩季的大行走+短徒步打造成“移動課堂”。
2024年秋天,從絲綢之路之行歸來的一位初中同學回憶:“在敦煌星空下討論絲綢之路,比刷十套試卷題更懂何為文明韌性。”一位在帝國理工學院讀大二的學生的朋友圈里,依然記錄他高中時代行走日記里的蛻變一刻:“在延安窯洞模擬‘論持久戰’決策時,突然理解AP宏觀經濟學中的博弈論——文明的韌性,本就寫在黃土地肌理中。”
人工智能時代沉浸式學習,情感的聯結催生智慧
一方面,2025版“智慧課堂”讓人耳目一新,學生可以通過VR技術漫游敦煌莫高窟,用AI助手比對《大唐西域記》文本與壁畫細節,實體行走之后,再用英文撰寫“絲綢之路數字人文報告”。在科技主題教室里,小學生通過MR技術“見證”1939年《黃河大合唱》延安首演。在跨學科沉浸式人工智能教室,學生們可以遨游宇宙摘星辰,也可遁地入海深探索。
林敏校長說,“人工智能時代,教育格局被打開,保持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原創能力,他們一定能跑贏未來,因為這是教育最終要追求的東西。”
雙通道升學成果斐然,眾多學子收獲夢校橄欖枝
桃李盈門,碩果累累。近年來,西外學生的中考、高考和國際化考試也成績斐然。眾多初三學子如愿進入上海中學、華師大二附中、交大附中、復旦附中、七寶中學、建平中學、格致中學、延安中學、松江二中等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或升入本校高中;初中雙語融合課程班畢業生不少考入英美知名高中或升入本校經市教委正式批準的國際高中課程部。
今年,國際部12AP班傳來喜訊!王俊豪(Glen)、朱軒弘、侯果三位同學憑借卓越才華與扎實功底,成功獲得世界頂尖音樂學府伯克利音樂學院錄取!其中一位同學獲得豐厚獎學金。
面向未來的教育,開拓眼界、心胸與格局
當我們追問“什么才是面向未來的教育”,西外給出的答案跳出了傳統范式:不制造精致的教育產品,而是培育能在東西方文明碰撞中錨定自我的優秀人才。
雙師課堂帶給孩子們多元化的學習體驗
西外也正在搭建一個國際化的教育平臺,師生們通過走出去、請進來,課堂不再是高度同質性的思維固化的重復訓練,而是會形成更包容開放、豐富多彩、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創意和創新的學習過程。將全球最佳的教育資源融匯整合,真正能感受體驗不同的文化與創意,開拓眼界、心胸與格局。
孔子遇見柏拉圖,西外課程的理想國場景
原汁原味的美式辯論課堂
西外學子與德國學生交流
在西外校園,每天還發生著許多有趣的教育活動。
圍讀會:由西外初中雙語部打造的劇本圍讀會,讓同學們由“體會”領悟文學作品,這是傳統課堂難以達到的效果。
令人矚目的是“午餐哲學劇場”,每周四的午餐時間下,學生圍繞“科技倫理”“后人類主義”等命題,通過圓桌論壇展開思辨。這種源自牛津PPE(哲學、政治、經濟)項目的跨學科訓練,被創新性地轉化為“中國式博雅教育”載體。
根與芽計劃:小學生經營“魚菜共生”生態園,初中生為云南山區設計凈水裝置,將公益實踐納入學分考核。
除此之外,西外還有近百門課內外融合的社團及活動,涵蓋影視欣賞,戲劇表演,音樂欣賞,藝術欣賞,GALA DAY文化藝術節,周周演。
2025年學校招收
一年級、六年級、高一年級新生
預約2025探校
掃描二維碼預約報名
西外招生咨詢電話:
021-37727030
021-37727021
021-37727010
021-37729019(雙語)
17317153703(微信同號)
或登錄西外官網:www.xw.sjedu.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