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講究抒情的國度,每一次醉情飲恨都能吐出一紙荒唐,每一次嗟嘆懷思都可瓢潑滿紙煙霞,而唐詩宋詞,則將抒情的王座砌到了九穹碧宵,后世不可追及。
它囊括了為人生一嘆的慷慨激昂,包含了相去離思的纏綿婉轉,點染了殺敵戍邊的英雄氣概,更灑出了魂勞夢斷的一片兒女情長。
雖然唐詩宋詞打通了古代抒情最經典的方式,將中國最精煉的文化濃縮到了極致,但是由于其嚴格的格律限制,詩詞的內容就必須做出一定妥協,不能像先秦詩歌或魏晉駢文一般自如,自由發揮的空間不大。所以詩詞所能引用的意象就比較狹窄。
因此我們在吟誦唐詩宋詞時,常常會發現有些句子描述的內容幾乎相同,只是語法和字眼做了改變,甚至直接拿來嵌入進自己的詩里。
比如唐朝詩人張志和在《漁歌子》中的名句:“桃花流水鱖魚肥”,就被蘇軾直接置于自己的《浣溪沙》中。
當然這算不上最著名的“抄襲”,其中的佼佼者當屬這一位!說起古詩詞中的相思與表白,元稹的《離思五首》應該是榜上有名,尤以下面兩句最甚: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其他的水就再難吸引我,踏過云蒸霞蔚的高聳之山,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在花間行走,已沒有心思左顧右盼,一半是因為修身奉道,一半是因為你!
意思很明顯:除了你,其他人在我眼里都是浮云,這是多么深情的告白,又是多么痛苦的懷念。
相信很多人都將此首情詩奉為圭臬,又或許將它歪歪斜斜寫在小紙條上,傳遞給心儀的女孩兒,總之它所呈現的愛情,沒有篤厚的偏愛是做不到的!
但是你知道么,其實這首詩最著名的前兩句,都是“抄襲”來的!
首先,“曾經滄海難為水”借鑒于《孟子·盡心上》的:“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其義沒有改變,是說看過大海,其他水就不再有魅力,聽過圣人的話,其他言論都不再具有吸引力。
然后,“除卻巫山不是云”取典于宋玉《高唐賦序》中的:“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這其中的故事就比較復雜了,在此暫不贅述,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了解。
可見,元稹這首《離思》中最著名的兩句詩都是化用典故而來,不過比原作更加精煉,故而傳誦度更高,乃至如今凸起滄海與巫山,眾人皆知元稹,而無人記得孟子和宋玉。
當然文人之間的斗筆爭鋒不能簡單認定為抄襲,而是巧妙化用,成為更上一層樓的階梯。
元稹用滄海之水與巫山之云十足秀了一把恩愛,以此來表征他們夫妻之間堅貞的愛情。
試想,在如今忙忙碌碌紙醉金迷的時代,我們只要能看見那水那云,心底還藏著一份詩意,保有一份真摯的情感,那就已經足夠,至于詩詞之辯,那不重要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