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革命與國防安全的雙重驅動下,核電、可控核聚變和軍工三大領域的交叉融合正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制高點。隨著中國在核能領域的技術突破(如“中國環流三號”雙億度等離子體實驗成功)以及軍工產業的國產化加速。
可控核聚變除資源豐富外,還具有環保、安全等突出優勢,是目前最終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中國環流三號”是我國自主設計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可控核聚變能源產生能量的原理與太陽的原理一樣,也被稱為“人造太陽”。
圖片
本文從篩選出當前與可控核聚變+核電+軍工最核心的6家公司,分享給大家共同研究。
特別聲明:以下內容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引導或承諾,僅供學術研討。
第一家:西部超導
細分領域:超導線材、鈦合金棒絲材、變形高溫合金/母合金
核聚變:超導線材龍頭,為ITER項目及國內聚變裝置提供超導磁體材料,Nb3Sn線材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支撐磁約束技術突破。
核電:核級鈦合金材料用于核反應堆結構件。
軍工布局:鈦合金產品應用于航空發動機及航天器部件,打破歐美對高性能材料的壟斷,已應用于我國先進戰機和大飛機。
第二家:融發核電
細分領域:核電主管道、核電主泵泵殼、核電主設備支承鑄件
核聚變:參與可控核聚變項目部件制造,布局緊湊型聚變裝置研發。
核電:核電裝備行業龍頭,核島主管道及核后處理領域國際領先,是三代核電技術國產化的重要參與者。
軍工布局:核級鑄鍛件用于核潛艇反應堆,并涉足核燃料后處理設備,獲軍工領域資質認證。
第三家:國光電氣
細分領域:微波及真空應用產品、核工業配套設備
核聚變:ITER 項目配套偏濾器、屏蔽模塊熱氦檢漏設備、包層第一壁板(FW)等多種關鍵設備。其中,屏蔽模塊熱氦檢漏設備是全球首臺滿足 ITER要求的包層部件的大型真空高溫氦檢漏設備;為我國核聚變應用領域項目成功研發了專用的金屬泵與閥門。
核電:核級真空滅弧室全系列國產化,保障核電站安全運行,覆蓋核燃料循環系統關鍵設備。
軍工布局:國內領先的軍工電子企業,研制和生產電子對抗裝備、雷達等尖端武器,國防重點工程配套產品。
第四家:安泰科技
細分領域:難熔鎢鉬、稀土永磁材料
核聚變:參與ITER項目,自主研發滿足聚變要求的高性能鎢及鎢銅復合產 品,耐受1億攝氏度高溫;實現了聚變用鎢銅偏濾器的批量化生產,國際領先。
核電:難熔鎢鉬、金屬精密過濾裝置等產品為“華龍一號”、AP1000、CAP1400等多項核電項目提供配套產品。
軍工布局:鎢鉬合金產品可用于各類軍用飛機飛行方向控制等部位的關鍵部件,有效保障武器裝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第五家:聯創光電
細分領域:激光器、高溫超導
核聚變:承擔ITER項目中69%的NbTi超導線和7%的Nb3Sn超導線生產任務。
核電:與中核聚變(成都)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建設可控核聚變項目,技術目標為 Q 值>30,實現連續發電功率100MW。
軍工布局:研究激光反制系統,以反制無人機為代表的“低慢小” 低空目標;已完成第二代反制無人機武器(移動式產品)的研制并通過驗收。
第六家:永鼎股份
細分領域: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超導應用產品
核聚變:獲得“國家磁約束核聚變能發展研究專項”子課題的研發任務,承擔千米級REBCO長帶的批量化制備;為可控核聚變繞制裝置的磁體提供材料。
核電:超高速大容量CWZ級高耐火阻燃通信光纜適用于核電站等特殊應用區域。
軍工布局:第二代高溫超導帶材及其應用設備,可應用于軍事領域;研發的軍工特種電纜取得多項專利,如260°C溫度等級低噪音電纜、超低溫電纜。
可控核聚變的應用實現,取決于多個因素,目前還是初始的研究階段。隨著,政策支持與技術迭代推動,這些企業憑借國產替代壁壘與產業鏈協同優勢,有望成為全球能源轉型與國防科技升級的核心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