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經濟已經迅速轉向了錯誤的方向,特朗普隨意且錯誤的經濟政策在華爾街引發了大規模的恐慌,造成標普500指數兩日暴跌9.7%,納指較年初高點更是暴跌達20%,正式進入熊市,市值蒸發5.4萬億美元,創歷史最大跌幅,超越2020年3月崩盤時的3.3萬億美元紀錄,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絕對令人震驚。
美國評級機構惠譽在4月5日表示,特朗普激進的政策正在加劇美國經濟蕭條景象的快速來臨,摩根大通的分析師也警告稱,美國正面臨“巨大的宏觀經濟沖擊”,美國企業隨后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美國消費者應該做好迎接大幅價格上漲的準備……而這也是我們剛剛看到美國掀起搶購囤積中國商品熱潮,中國電視被買斷貨的背后原因。
我們注意到,目前在美國,學生、家庭主婦、企業高管等各階層消費者,皆于稅率生效之前競相搶購商品,由此掀起了搶購中國商品的熱潮。鑒于消費者為可能出現的漲價做準備,中國制造的產品(尤其是電子產品)已然成為炙手可熱的搶手貨。
例如,一位年屆五十的紐約市民向一家美國媒體宣稱:“中國電視已被搶購一空,在輾轉多家商店并向店員竭力爭取之后,我才終于購得那家商店最后一臺40英寸的中國品牌電視機。”,而美國億萬富翁馬克·庫班更是于社交媒體平臺 Bluesky 上向其粉絲提議,開始囤積牙膏和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毫無疑問,美國的消費者和企業正在承擔特朗普錯誤政策的負擔,企業隨后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如果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創造貨幣,就會出現持續的結構性通脹。
很明顯,美國的新稅率政策意味著更深層次的問題——對美元價值的侵蝕以及貿易和貨幣日益官僚化。但此時此刻的美聯儲仍將繼續努力應對持續的通脹,這使得目前美國國債已超過36萬億美元的背景下,美元在全球面臨越來越大的不信任,而這也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4月5日向特朗普和華爾街的降息押注宣戰堅持不降息的背后邏輯之一,以維護美元的價值。
BWC中文網財經研究團隊認為,今年之所以出現美股價格周期和美聯儲降息周期不同步變化的背后原因之一就是美國不確性的經濟政策,疊加美國用印鈔機吃世界的路徑同時出現轉向,發出了一個最強的財富周期輪回的貨幣信號,美聯儲正在醞釀一場颶風式大清算風暴,按高盛的最新解釋就是,稅率、利率、匯率新環境引發大輪動,游戲規則已經變了。
而這也是美國股市暴跌,拋售潮席卷華爾街的部分邏輯,更讓現在全球都在聯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拋售美股,收割美國,創紀錄的增加美股空頭押注,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等在內的眾多華爾街機構都在唱空美股,使得美國“科技股七姐妹”總市值累計蒸發了2萬億美元。
在這一背景下,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4月5日表示,“稅率幅度遠超美聯儲預期”,對美國經濟和通脹的影響將比之前認為的要大,且這些影響的規模和持續時間仍不確定,他預計不會在下次會議上降息,即使在最近宣布大規模提高稅率之后也是如此。
分析認為,鮑威爾這次的講話甚至比兩周前美聯儲在3月利率會議后他的表態更為鷹派,無情的投下了一枚颶風式甩鍋“深水炸彈”,超出市場的預期之外,更打了世界一個措手不及,并進一步震動了華爾街和美國消費者。
一項最新調查也發現,從很多方面來看,美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現在都讓華爾街交易員感覺像2008年和2009年的重演,暗示可能出現類似2008年金融危機的情況,特朗普交易的邏輯正在被重新審視。如今,美股、美債、美元及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均在釋放一個清晰的信號——美國金融市場一場更大規模的重置正在加速,將進入新暴風眼周期。
最關鍵的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正與市場預期發生嚴重錯配。原本市場普遍預計2025年美聯儲會進行3次降息,但如今這一預期正在被迅速修正。這也意味著,美聯儲正在制造一場市場大清算。
而就在鮑威爾講話前一天,美聯儲副主席杰斐遜在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已經提前釋放了信號,并指出沒有必要急于調整利率,表示當前的政策利率足以應對風險和不確定性,美聯儲可能會根據通脹進展和就業市場情況,在更長時間內維持當前的政策限制。
歷史表明,每當美國經濟陷入困境,美國往往會通過金融戰、匯率戰或金融限制等方式將問題“外溢、甩鍋”至全球,這更表明,美國金融市場將迎來新一輪大清算的風暴周期,
這表明美聯儲正在失去了對美國國債借貸成本的控制,這也進一步印證不管美聯儲接下去如何選擇降息節奏,美國金融市場已經處在風暴前夜,最糟糕的時刻或即將到來。
緊接著,華爾街預言家彼得希夫進一步分析稱,美聯儲將犯下重大政策錯誤,結合美國此前發生過兩次技術性違約和去年的地區銀行危機的歷史數據,在特朗普和美聯儲持續的斗爭,使得美聯儲被迫制造大清算,以壓制美股中的人工智能泡沫以回應特朗普的制造業復興政策的背景下更會加快聰明資金流出美國市場的轉向速度,至少可能將會使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會在數年內從美國資產價格市場中撤出,避免受到損失,此時的美聯儲怎么辦?
答案很明顯,美聯儲會隱蔽地把不斷增長的通脹風險持續轉嫁出去,開始持續收割大清算一些經濟結構和金融債務問題比較明顯的經濟體,以收割鑄幣稅,在美元潮汐效應下,這些市場的經濟、資產和匯率將會持續受到影響,這更讓印度經濟不寒而栗。
很明顯,現在高企的美元融資成本、稅率和外部債務壓力正在打擊印度的經濟活動和金融市場,同時,中東地區危機持續給印度帶來通脹和需求壓力,目前印度的通脹率已經處于高位,這對印度經濟和金融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挑戰,同時還需要解決銀行系統中的不良貸款風險,這樣的后果就是印度的債務壓力將會成倍增加,已經被國際機構列為了新興市場中最需要鞏固財政的國家之一。
一些與我們團隊有聯系的經濟學家解釋稱,經過30多年的發展,印度雖然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一極,但這種增長大部分歸功于印度企業和資本能更加容易進入西方世界,如今這些情況已經發生反轉,印度經濟增長奇跡的騙局正在被揭開,正在遭遇資金撤離潮。特別是美國為了轉嫁自身的債務和通脹風險,就會開啟了收割印度經濟和金融債務市場黑洞的過程。
因為,印度經濟過去的高增長,都是巨額美元債務堆積的,這在美國舉起鐮刀,開始大清算收割的過程中,將會加劇印度市場波動以及擠出國際投資,因為,印度經濟是靠積累風險貸款和外債來擴大經濟增長的,但印度并不具備寬廣的外儲護城河,這也使得數量不少的明智投資者在近段時間提前從印度中撤出。
比如,掌握印度制造業大部分利潤的歐美廠商已經從去年開始撤離,而這背后則隱藏了印度經濟債務高企的大困境。
我們注意到,數月以來,印度制造業被外企撤資的報道層出不窮,這也使得在截至今年3月的個月中,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為469.2億美元,遠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
比如,自去年至今,印度經濟實行的一系列排外措施,使得包括福特、通用、哈雷戴維森、比亞迪和特斯拉等車企拒絕與印度合作的消息更是被媒體進行大量報道,這就使得印度經濟可能倒退的現象進一步加劇。
據印度統計部門的最新數據,截至2025年2月,印度有超過106.5萬家公司倒閉或被除名,而他們在印度面臨的障礙清單主要包括:“監管反復無常、高關稅壁壘、繁文縟節、復雜的土地政策、基礎設施問題以及其他與經商便利性相關的問題”。
比如,去年8月,印度當局突然宣布限制筆記本電腦進口,以促進本地生產,該措施在該行業引起了恐慌,而像這樣的干預主義政策也會讓投資者失去熱情。
比如,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形勢終于出現了巨大的逆轉,富士康已經在數月前宣布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重建新的總部大樓,就連美國蘋果手機這樣的大客戶,也把之前轉移到印度的部分產業鏈重新返回了中國。
很明顯,這些全球制造業企業撤離印度的舉動對印度當局希望吸引外國投資者實現世界工廠的雄心壯志造成了重大打擊,這些事件絕對是'印度制造'的重大挫折。
對此,一名印度工業部門的技術官員在近日透露,該國已經開始考慮放寬2020年以后針對外國投資的限制,由于印度外資持續撤離使得該國需要更多的投資,特別在太陽能電池板、手機、電動汽車等技術領域,如果印度不成為中國供應鏈的一部分,印度制造就沒法做任何事情,比如,前段時間,印度塔塔電子蘋果手機零部件工廠起火后。蘋果供應商需從中國調配關鍵零件就是最新的注腳。
印度工廠悄然重返中國的舉措無疑給印度“引以為傲”的“印度制造”計劃帶來挑戰,并且引起了其他在印度投資的外國制造企業的跟進,以表達對印度的投資和經商環境、稅務糾紛、限制競爭的采購規則等方面的擔憂,這也使得這些在印度投資的國際制造企業們最終意識到,優秀的、技術熟練且最高效的制造產業鏈工人在中國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