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全紅嬋現狀揭曉,孤獨傾訴:比賽失利后被擊垮、狀態低迷
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全紅嬋一躍成名,四年后的巴黎奧運會上,她再次奪冠,連曾經的“跳水女皇”郭晶晶都忍不住贊嘆,表示自己從未獲得如此多的滿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紅嬋在身高和體重等方面都在逐漸變化。即使剛滿18歲,她也不禁感慨,自己曾經有過年輕的時光。
連續贏得兩屆奧運會的冠軍,全紅嬋感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她也坦誠表示:“感覺自己已經過了巔峰期,正在下滑。”
207C,曾經讓她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的動作,現在卻成了她的“心魔”。從幾乎滿分到頻頻失誤,18歲的全紅嬋,這會兒站在十米跳臺上,她心里到底在想著啥呢?
207C,從滿分到失誤
14歲那年,她在東京奧運會的十米跳臺上宛如流星劃破夜空,震撼了整個世界。
那一瞬間,她成了全場的明星,億萬人民的驕傲。那完美無瑕的207C動作,幾乎沒有水花地入水,完全征服了所有的評委和觀眾。
四年后的巴黎奧運會上,她憑借425.06分的微弱優勢再次戰勝陳芋汐,連續奪冠。不過,閃耀的背后,這位少年也默默地迎來了成長的煩惱和各種挑戰。
光環背后,總是有壓力與挑戰伴隨而來,就像潮水般涌動,裹挾著這個曾經無憂的少女。青春期的身體發育,成了全紅嬋必須迎接的首要關卡。
四年間,身高漲了7厘米,體重也增加了7公斤,這種看似不大的變化,對于跳水運動員而言,卻如同蝴蝶翅膀扇動一樣,掀起了許多連鎖反應。
“現在我做同樣的翻騰動作,感覺得使更大的勁兒才行。”全紅嬋在采訪時這么說。
曾經那身輕巧的體態,現在卻有點沉甸甸的,她得更加用心才能做出之前那樣的動作。
曾經那接近滿分的207C動作,如今成了她心中的“惡魔”,常常在夢里把她驚醒。這個曾讓她一舉成名的動作,現在卻讓她感到無能為力。
“我現在在空中翻騰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背著一袋沙子。”她這樣來形容做207C時的體驗。比賽數據的起伏,真切地展示了她的狀態變化。
在巴黎奧運周期,她和隊友陳芋汐的對決中,勝多負少的局面逐漸變成了互有勝負,原本的高勝率也開始波動。
在2022年和2023年的兩場世錦賽上,她都拿到了亞軍。跟東京奧運會上那種“神一般”的表現比起來,現在的她,似乎正在經歷一個漫長的低潮期。
相比于性格沉穩、情緒穩定的陳芋汐,全紅嬋顯得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即使在兩次敗給全紅嬋之后,陳芋汐依然保持著穩定的訓練和學習節奏,而全紅嬋卻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壓力和關注。
全紅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在跳207C時,常常平摔進水,疼痛感像螞蟻在身上爬。這種訓練帶來的痛苦,似乎成為了她備戰的重要一部分。
活在放大鏡下的生活
身體的變化給技術帶來了不少挑戰,同時外界對全紅嬋的關注也讓她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作為奧運冠軍和公眾心中的“神童”,大家對她的期望可真是不低啊。
大家都希望全紅嬋能永遠保持最佳狀態,繼續創造奇跡,這種期待就像一座沉重的山壓在她年輕的肩膀上,讓她真心覺得有些喘不過氣。她無奈地說:“感覺自己做什么都逃不過網友的議論。”
當她站在十米跳臺上,心里想的可不只是動作要怎么完成,更多的是那種“我必須跳好”的自我鼓勵。這份心理暗示,來自于她對粉絲的責任、對祖國的熱愛,還有對自己一貫的高標準。
不過,這種心理暗示其實讓她的壓力無形中增大,心情也變得更緊張了,所以出錯的幾率也隨之上升。
在遭遇困難時,全紅嬋依然堅持不懈,她的教練團隊也始終陪伴著她。教練陳若琳,這位曾經的跳水女王,了解運動員成長道路上的種種挑戰。
針對正經歷青春期的全紅嬋,她格外需要理解與支持。為了適應這一變化,教練陳若琳調整了之前嚴厲的執教風格,開始更加關注與全紅嬋的溝通和互動,給予她更多的鼓勵和支持。
考慮到青春期孩子心理上的變化,陳若琳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而是更加注重對全紅嬋的鼓勵,和她進行更多的溝通交流。
全紅嬋的技術已經非常熟練,更多的是在于指導她如何進行心理調整以及賽前的準備工作。
全紅嬋第一次踏上跳板時,就引起了眾人的關注。因此,她心底真正害怕的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失敗后別人對她的看法。
戰勝“心魔”,重拾信心
為了幫全紅嬋戰勝心里的障礙,教練組特意為她找來了專業的心理輔導,使用了一種叫“失誤可視法”的技巧,反復播放她在比賽中出錯的視頻,直到她徹底適應。
他們拼命降低外界的干擾,力求為她創造一個輕松的環境,讓她可以專心投入訓練。
確保她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還安排了專業的理療,幫助她更快恢復。這些辦法慢慢見效,全紅嬋在最近的比賽中,心理狀態變得更穩了。
對運動員而言,每一場比賽都是為國爭光的重任,這是他們心中最要緊的事情。因此,國家對他們的前景規劃也有著周全的安排。
全紅嬋順利保送至暨南大學,學習運動訓練專業。這所大學位于她的故鄉廣東,在“體教結合”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全紅嬋有意保送至暨南大學,學習運動訓練專業,未來將與蘇炳添成為校友。
這里可以給她提供一個不錯的學習和訓練環境,讓她在不影響訓練和比賽的情況下,系統地獲取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全紅嬋明白,單憑天賦已不足以保證成功,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在競爭激烈的跳水領域穩穩站住腳。
每天早上天剛亮,全紅嬋就會準時到達訓練場,開始新一天的訓練。每一次練習207C,她都會認真地記錄,還會細致分析,不斷進行調整。
想要打破中國女子10米跳臺項目20歲后無人獲得奧運單人金牌的“規律”,得在技術升級、體能維持和心理調適等方面不斷實現突破。
為此,全紅嬋和她的教練團隊一直在加把勁,優化訓練方式,并注重運動康復,以延長她的運動生涯。
這位18歲的姑娘,正經歷著一場人生的蛻變,逐漸擺脫對天賦的依賴,走向勤奮努力的道路。她從曾經的被動接受,慢慢變得主動掌控自己的人生,一步一個腳印地實現自我重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