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你應該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刷到過Speed這個名字。
這個在YouTube上坐擁3700萬粉絲的美國超級網紅,目前正在國內各大城市巡演。
所到之處,都在國內外引起狂風巨浪。
油管千萬網紅中國整活
看到甲亢哥來中國,我感覺他每時每刻都在刷新自己對中國刻板印象的認知。
外國網友們驚奇的發現,中國人沒有咄咄逼人,沒有不禮貌。
在北京逛胡同時他想要騎車,隨機攔下了一位路人,問能不能借用他的電瓶車。
結果下一秒,就撕開外套露出了里面的梅西球衣,甲亢哥當場紅溫。因為甲亢哥另一個知名標簽是“C羅球迷”。
他臨時起意,要去鄭州拜師學習少林寺功夫。官方文旅及時出手,邀請了真正武學大師梁小龍傳授幾招。
走在街上,居民們給他塞水果奶茶;去其他地方吃火鍋、買東西,都被當地人熱情的免單,送小禮物。
抽象、好客、體面……直播中的各種小細節,徹底刷新了老外對中國人的認知。
要知道,當時他在巴西直播可是剛落地就被“黑幫”真實了。
他這種宣傳、了解中國的方式,和以往外國網紅都不一樣。
早期的外國網紅,內容都是清一色的“中國真美啊”“我愛中國”,走在街上證明沒有被“零元購”……
或者是向外國人展示中國的高科技和先進之處,但根本觸及不到真實的生活。
他們大多抱著圈錢和吸粉的目的。外國人無法從這些視頻中感受到真正的中國熱情和魅力。
甲亢哥沒有用傳統套路來直播中國,可以說,他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參考答案”。
越是真實,越能打碎不好的濾鏡。
那么,老外宣傳中國的方式發生轉變以后,外國觀眾還會有刻板印象嗎?
他們能感受到真實的中國嗎?
老外的中國發家路
老外在中國的發家史大致可以分為4個階段。
最早,他們是通過綜藝節目出圈,通過在節目上展現了自己的智慧和幽默從而得到國人的關注。
典型如2015年的爆紅綜藝《世界青年說》。
這個階段,老外的走紅得益于滿足了國人對“外國人看中國”的好奇心。
這些老外通過發表觀點連接了兩個世界,讓我們知道在外國人眼中,中國是什么樣子,我們是什么樣子。
但并不是所有老外都能上綜藝,那些上不了節目的老外也抓住了這種心理需求,開啟了第二階段——
自己錄視頻,展現“我愛中國”。
最典型的就是俄羅斯網紅“伏拉夫”。
伏拉夫每天圍繞“愛中國”發視頻,又盛贊中國高鐵和移動支付,粉絲很快破了千萬。收入最多的時候,光廣告收入,每月就能達到6位數。
因為了解了之后,下一步就是希望得到評價。
人都有一種慕強心理,我們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得到發達國家的認可,借由老外的嘴實現正名。
但是這些博主的內容太過相似。而且因為要表現出“外國人視角”的陌生感,他們的反應都很夸張。
過重的表演痕跡讓撈錢目的過于明顯,最后反而變成了笑料。
然后就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本土化時期。
通過相對客觀的評價來反映中西方的差異,“無腦吹捧”的內容幾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恰到好處的“夸張反應”。
他們有在中國長期生活的經歷,中文流利,了解且愿意學習中國文化。
國人喜歡看,是因為我們對老外的期待從“看新鮮”變成“找認同”。
不止希望他們能認可中國,更希望他們能融入中國,甚至比中國人更懂中國。
這種轉變本質上是由文化話語權轉移而帶來的爽點的變化。
以前,是通過外國人的驚訝來確認“我們很強”,現在是通過老外“中國通”的人設來證明“我們很強”。
但是說到底,這些老外的走紅并不會對我們國家的形象帶來任何助益,因為他們是內宣而非外宣,是做給國人看以提高自己的關注度。
但甲亢哥和他們完全不一樣,重新開辟了一個新階段——
通過娛樂、抽象、無剪輯的隨機互動直播形式,讓全球加入互動狂歡。
這些民間的真實互動,客觀上削弱了外媒對中國的偏見框架。
油管千萬網紅的體量讓甲亢哥四場戶外直播平均播放超600萬,十幾個小時就扭轉外媒報道,讓老外見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全球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自己“從未見過如此具有吸引力的中國”。
還有網友稱,“這些視頻猶如世界的愈合劑,謝謝你speed”。
甲亢哥這樣的外國網紅,
更能吸引大家?
其實在去年,中國發布對外144小時免簽政策后,大批老外的旅游vlog就已經讓中國在外網上小火了一把。
他們震驚于衛生間免費,洗浴中心像宮殿,坐高鐵不用紙質票,連肯德基的中國限定都比本土的好吃。
和甲亢哥一樣,他們的旅行vlog也反向激發了更多老外來中國玩的興趣。
在油管和洋抖上“China Travel”也成了熱門標簽,只要視頻帶上這個話題,播放量基本都在幾十萬乃至百萬以上。
這主要是因為人類本身存在一種“第三方身份豁免”的心理。
拿甲亢哥來說,他是美國網紅,而西方受眾本來就對來自“己方陣營”的描述容忍度更高。
而且作為整活博主,身份的紅利讓觀眾會默認他是“來找樂子的”。
娛樂等于去政治化。
他的瘋癲形象雖然顯得“無腦”,但卻降低了攻擊性,他無意中展示的中國正面細節也不會讓觀眾認為這是“精心策劃的敘事”。
西方觀眾更愿意接受“一個美國傻小子的親眼所見”,而非中國人的表達。
況且在觀看搞笑視頻時,人會處于心理放松狀態,防御性較低,這就會讓一些細節信息以“潛意識”方式植入觀眾認知,而非觸發意識形態反駁。
而且,算法也是梗偏愛“自己人”。
YouTube、TikTok等平臺對西方創作者的內容審核更寬松,所以西方人直播中偶現的中國正能量片段不會被標記為“虛假信息”。但如果是中國博主發布相同內容,那就很可能被限流。
同樣的事實,由不同身份的人說出,會被賦予完全不同的可信度。
在國際傳播戰場上,有時一個玩鬧的網紅,比一百個外交官更能打破認知壁壘。
作者:疏風
責編:律也人
hi~inker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社群
在這個連呼吸都自帶KPI的時代,我們打造了一個心靈療愈空間
在這里,盛放著現代人最稀缺的三樣東西:
允許脆弱的勇氣
暫停內耗的特權
柔軟共振的磁場
我們相信,力量從松綁開始~2025年女性力量元年,誠心邀請更多女性加入我們。
一群女朋友,創造向上的女性能量~
我們將會為大家鏈接冥想、瑜伽、自然、藝術、茶道、品香…豐盈我們的內心,疏解負面的情緒,提升能量磁場
- 歡迎關注少禾成長視頻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